旺報社評》發掘本土直播主 助臺灣商品銷陸

報社

直播銷售員」納入大陸人社部9個新職業,在「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帶貨網紅(直播主)。上海市崇明區政府公佈2020年首批特殊人才引進落戶公示名單,帶貨網紅李佳琦排在第一位,正式落「滬」。

無論是職業轉正還是優秀從業人員優先落戶,反映的是大陸對直播帶貨商業價值、社會價值的認可。直播帶貨是網購的衍生品。帶貨主播電商或短視頻平臺上直播賣貨,由於其高人氣和直播對產品的全面展示,往往數秒內就賣出數額驚人的訂單。

新冠疫情之下,大陸許多地方政府官員、企業負責人、明星也走進直播間,推介當地的特色、產品。在人際疏離的特殊情境下直播帶貨對拉動消費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帶動進出口等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愈加培養、固化了大陸網民直播購物的新習慣。大陸商務部大數據監測顯示,今年第1季大陸電商直播超過了400萬場。預計全年有望突破萬億級市場規模

由此可見,直播帶貨的能量和潛力巨大。但任何新生事物難免要摸着石頭過河。從電子支付、共享單車到直播帶貨,大陸互聯網新業態方式層出不窮,當然是好事。結合過往的經驗與教訓,對帶貨經濟宜寬嚴相濟,既要鼓勵創新,也要適時規避問題,引導其健康發展。

一方面,應允許、鼓勵直播帶貨領域出現更多的探索來加快行業創新。目前,大陸直播帶貨業已經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淘寶、拼多多、快手、抖音等網購和視頻應用上均有直播帶貨。數據顯示其覆蓋使用者規模達到8億以上,且相關從業人員數量以每月8.8%的速度快速增長。帶貨種類繁多,從日用品到快消品,應有盡有。

李佳琦爆紅的原因就是他在直播中兢兢業業地爲客戶嘗試各品牌口紅並給出評價,吸粉無數。平臺稱李佳琦一個人的銷售額可以抵得上一座單體商場。淘寶第一主播薇婭則在直播中賣過房子、賣過火箭。

基於直播帶貨的同步性高效性互動性,可以豐滿地展示品牌文化,未來可以擴大直播帶貨的範疇,將「貨」的邊界再延展。比如,藝術、文化、旅遊、知識、觀點等均可以成爲直播帶貨的內容繁榮市場,豐富民衆生活。

在經濟、民生、就業多重壓力下,政府又要向服務型角色轉型,政府機構可以與直播平臺建立對接關係,將政府掌握的資源通過直播帶貨市場化手段推銷出去,對貧困地區尤其需要這一管道。也可藉此創造更爲靈活的就業模式。鼓勵高校開設相關專業,讓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對接。時下大熱的零工經濟,直播賣貨也可以成爲其中一種方式。

另一方面,則要規範直播帶貨領域的規則。大陸消費者協會表示,6月1日至6月20日共20天監測期內,直播帶貨負面信息日均5600條。虛假宣傳、產品品質不佳、售後服務難以保障、刷單等各類亂象並存。直播主的發展前景取決於其推薦的產品品質,內容(品質與服務)+流量(直播主魅力與可信度),纔是長久吸引粉絲黏度的關鍵。這對選貨團隊的專業化、直播主的公信力和對商家的倉儲、物流、售後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陸直播帶貨產業鏈處於蓬勃野生髮展的摸索期,會經歷一個大浪淘沙的階段,也需要結合已經出現的問題不斷優化產業環節。日前,大陸廣告協會發布《網絡直播營銷行爲規範》,自7月1日起施行,對商家、平臺、直播主和使用者都提出了行爲規範。未來需要更多法律法規的出臺與實施,來保障直播帶貨市場行穩致遠。

非常時期,商家的銷售方式在應景調整,民衆的消費習慣也在應時改變,展現了大陸經濟的自我調整能力。在全球經濟變局下這對大陸經濟轉向內循環、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直播帶貨也對企業傳統的資源對接、品牌塑造、品質管控、管道拓展模式提出了新的命題。唯變適從。臺灣企業、產品可以尋找更多直播管道走進大陸,未來亦可發掘更多本土帶貨直播主,將臺灣商品人文帶給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