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兩岸學生交流 陸委會怕什麼

社評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大陸5校37人來臺參訪,各項活動進行相當順利,特別有意思的是,正好遇上716凱道遊行,讓陸生們有機會體認臺灣民主的活力。遺憾的是,陸委會不能以正大光明的態度面對兩岸青年交流活動,邱太三主委在立法院接受質詢,酸言酸語指責陸生來臺「統戰」,兩岸間沒有統戰的意圖纔是健康永續的交往。他還說,不可能搭一個舞臺,給對我們有敵意的人來做統戰,他非常擔憂大陸對臺「統戰」。

陸生見證民主活力

問題是,這些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參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國寶、參觀有「護國神山」之譽的全球最大半導體企業臺積電創新館,登臨2004至2010年之間的世界最高樓,目前仍是亞洲地震帶第一高樓的臺北101,也到大稻埕拜訪文創小店、品嚐在地美食、到平溪放天燈,這些深具臺灣特色、屬於臺灣驕傲的產業或是文化據點,究竟誰統戰誰?在自己的主場還如此無自信,未免其器小哉。

陸生參訪過程中,有一些難得且別具意義的片段,除了近距觀察716「公平正義救臺灣」凱道大遊行,實際感受臺灣的民主生態之外,陸生團團長、奧運桌球金牌得主丁寧與政大學生打了一場友誼賽,與她對打的政大學生大呼震撼,直言是非常好的體驗。畢竟臺灣大學生能與國際級頂尖選手一起打球機會不多,難怪政大學生大呼過癮。

丁寧也很驚訝,原來她在臺灣也有鐵粉,一路追蹤、研究她在國際上的各場比賽,當天還追到現場請她簽名,丁寧對此非常感動。在另一場活動中,剛從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畢業的學生和北大中文系學生共同演出國樂,曲目包括1940年發行,由周璇演唱的《花好月圓》、香港音樂人黃沾創作的《滄海一聲笑》、紅遍大陸的臺灣歌手邰正宵的《999朵玫瑰》等,這樣的表演組合與曲目搭配,可以看出大家的用心。

陸生還參觀了臺灣火熱的職棒賽,事前先學習棒球規則。參觀臺上陸生一開始還不太熟悉,但3個小時後就跟着拍子打加油棒,爲味全龍隊加油,北大學生甚至說回去後要成立棒球社。兩岸年輕人在文化和體育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彼此欣賞、互相學習,這樣的場景是不是比「大人們」彼此嫌惡、互相猜忌,更加可親可愛,也令人動容得多!

複製美好臺灣經驗

巴拉圭總統當選人貝尼亞日前來臺訪問,貝尼亞特別提到,他1999年進入政府服務後,曾來臺接受40天的訓練,奠定他服務公職的基礎,之後有機會在不同部門累積多年的工作經驗,而今即將成爲國家領導人,爲巴拉圭人民服務。貝尼亞非常感謝臺灣,認爲在臺灣接受的訓練,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貝尼亞的經驗兩岸年輕人有機會複製嗎?貝尼亞的感謝會不會有朝一日也成爲曾經的陸生們的肺腑之言?來訪陸生說「兩岸同根同源、同宗同源」,引發民進黨立委的緊張,痛批是統戰,問題是,從日常生活到道德價值,從共同的節目到文化習慣、信仰傳統,說兩岸是同根同源、同宗同源有錯嗎?這是無法否認也無法扭曲的事實。

目前兩岸官方存在一定的交流困難,只有寄望更多民間互動,如恢復兩岸高教交流,擴大開放陸生來臺。此外,大陸已開放臺灣團客及自由行赴大陸旅遊,但蔡政府對大陸有「禁團令」,臺灣旅遊團迄今無法赴大陸旅遊;而大陸也尚未開放民衆來臺自由行,這些都值得相關部門和業者持續努力。至於大陸團客來臺旅遊,或許因選舉因素的考量,比較敏感,但即使目前無法立即開放,仍希望兩岸主管機關能給出時間點,讓業者和民衆可以預做準備。

民進黨政府不要爲了短暫的政治利益,一再阻礙、打壓兩岸正常往來,讓兩岸人民在自然交流中,增加認識、培養感情,重建兩岸之間的善意與良好關係;民衆能夠方便自由地往來,才能真正建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