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王毅會見拜登 美臺關係趨緊縮
社評
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幾乎可以確定APEC拜習會將如期舉行,也爲美中關係「止跌回穩、積極勢頭」定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訪中,曾獲習近平接見,但習近平缺席9月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中國大陸對外關係走向撲朔迷離,第二次「拜習會」是否舉行也充滿變數。觀察習近平近期強勢主導外交攻勢,可發現大陸對外關係方向逐漸明朗,美中關係進入調整關鍵時刻。
鞏固中美關係 重要目標
習近平6月以來,曾先後接見微軟創辦人蓋茲、國務卿布林肯、前國務卿季辛吉,近期更接見參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等6位跨黨派參議員,及加州州長紐鬆所率領的訪問團。這5批美國人背景各有不同,每次會面都傳達不同的訊息,但其中舒默與紐鬆兩團格外具有意義。
舒默對中共人權紀錄一向不假辭色,也是《晶片與科學法》重要推手之一;紐鬆被視爲民主黨新一代領袖,是2028年總統大選熱門人物,他對中國也有許多批評。習近平願意與他們面對面溝通,並不避諱觸及人權、臺灣等敏感問題,就是要形塑中國在美國及國際社會的新形象,許多外媒解讀,習近平發動「魅力外交」攻勢,希望爲拜習會營造有利條件。
以更高層的國際政治現狀與戰略分析,烏克蘭戰爭沒有停戰跡象,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爆發50年來最大戰亂,拜登希望逐漸撤出中東地區,專注於美中戰略競爭的策略,陷入進退失據局面,讓飽受美國圍堵之困的中國找到突破口。另一方面,中國大陸走自己的路,強化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連結。
習近平18日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宣佈,大陸將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遠超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所做的承諾,其目的除了要反制美國的層層限制外,更要彰顯身爲世界強權的實力與責任。
處理好中美關係是習近平當前重要戰術目標,習近平堅持一貫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美關係三原則,一方面向美國傳遞橄欖枝,同時展現戰略定力與自信。習近平在接見舒默時表示,有一千個理由要把中美關係搞好,面對面交流是無可替代的。新華社解讀,習近平是以「珍惜、匯聚、潛力」作爲美中關係的關鍵詞,象徵習近平對美中關係展現的樂觀積極態度,並對第二次拜習會有很高的期望。
民進黨仍反中 背道而馳
美中之間仍存在多重歧見,兩國最近相互指責對方在東海及南海「不安全、不專業」的軍機、軍艦干擾行爲;美方強調無意與中共經濟「脫鉤」只是要「降低風險」,但對中方的高科技限縮措施更嚴厲;對於俄烏戰爭與以巴衝突,雙方立場迥異。但在透過持續不斷的高層溝通,雙方應可正確掌握對方的國家利益、目標,及彼此底線,在激烈競爭中,雙方仍可尋求合作的可能性。
臺灣問題一向是美中關係最敏感、棘手的議題,在過去重要會談中,中方一定強調,臺灣問題是美中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但最近雙邊高層對話中,臺灣問題並未出現針鋒相對場面,代表雙方對臺灣問題的分歧已逐漸磨合,美臺關係的空間將趨於緊縮。
相形之下,兩岸之間沒有溝通對話的管道,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加上民進黨意識形態操作下,大陸對臺敵意不斷上升,與美中關係發展背道而馳。大陸在「融統」大原則下,頻頻拋出惠臺利多措施,如《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福建示範區共22條新政等,以訴諸對人性、文明的共同訴求,克服兩岸交流溝通管道關閉的人爲障礙,提升兩岸人民間的共同利益,這也是大勢所趨。
美中關係與新世界秩序處於歷史性的拐點,醞釀重大轉變,也是國際社會樂見的發展,卻對臺灣是個嚴重警訊,充分暴露民進黨政府爲了維護政權,還在操作反中、仇中,臺灣已與現實世界脫節,甚至侵蝕美國對臺灣的信心與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