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莎快評》空軍意外頻傳 臺灣怎麼撐?

空軍2架F-5E戰機發生擦撞墜海意外,兩名飛行員一死一失蹤。蔡英文總統表示,已指示國防部務必要全力搜救,並釐清事故原因,她也要向殉職飛官家屬表達最沉痛的哀悼。(劉宗龍攝)

過去15個月,臺灣空軍已經發生五起重大意外事件。造成包括參謀總長在內的12人殉職、2人失蹤。國人一方面對於國軍折損的將領人員感到痛心,另一方面卻也對空軍戰力的嚴重損耗感到憂心。面對頻頻擾臺的共機威脅,臺灣又要如何撐下去?

有人就說,是不是因爲共機頻頻擾臺,國防部爲了因應這個情況,在去年就增加了超過1000小時訓練時數,造成空軍人員的壓力與負擔。而國防部對此的迴應,是認爲這些多出來的訓練時數,只是要讓在空訓練機在緊急情況時,直接變成攔截機趕赴指定空域演練而已。而且增幅比率也才3%,影響不大。但這樣的說法,到底是空軍上下一致都這麼認爲,覺得並沒有增加太多負擔,還是隻是國防部的高層長官們這樣想而已?

如果真如國防部所說,軍機頻傳的意外跟共軍擾臺造成的壓力無關,那又是什麼原因造成這15個月內的五起事件?國防部向立法院提出的「強化國軍空勤人員訓練安全現行作法與精進作爲報告當中,雖然提出了這五起事故的肇因調查進度與檢討。但這五起事件是跨越軍種、跨越機型、涉及不同資歷飛官,並各自有人爲、機械環境因素的複合理由才發生的憾事,這樣龐大複雜的原因往上推論,就是國軍的管理與訓練出現系統性問題

不管國防部今天提出的是8個方向還是幾個要點,如果沒有確切找出到底是訓練流程還是人員素質或是機型設備的哪個環節出問題,而只是讓檢討精進淪爲口號,那我們真的會對國軍官兵的人身安全,還有國軍的國防能力感到非常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