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看以色列民族性 爲國爭光是使命感

以色列網球教練莫拉里。(圖/記者偵源攝)

記者洪偵源/高雄報導

網球好手陳迪的以色列教練莫拉里(Ronen Moralli)來臺指導冬訓,也藉此一窺以色列的網球發展,還有和臺灣面臨的相同問題

大約40多年前,網球在以色列是有錢人運動,後來在澳洲美國以及英國猶太人募款幫助,建了14座網球中心,且均設在貧民窟,爲的就是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打網球

莫拉里說,當時網球順利在基層撒下種子,且在以色列,選手只要符合條件,就能獲得網球協會補助經費,而條件就是必須接受徵召參加臺維斯杯、聯邦杯,以及全國錦標賽

陳迪也多次造訪以色列,他指出,讓頂尖職業選手參加全國賽,是爲讓國內年輕選手有與其交流、觀摩的機會,刺激國內選手成長。

莫拉里說,因以色列的歷史背景,造就人民國家認同感非常強烈,選手思考的是能爲國家做什麼,而非國家能給自己什麼。

就算如此,莫拉里也說,臺灣常常重視結果唸書有沒有考第一,打球能不能拿冠軍,以色列也有一樣的氛圍,但他認爲,不該只看結果,還要看努力的過程

「網球可以學到的,不只是網球,還有一種人生態度,你能撐過比賽、練習時的考驗,相信在其他方面,遇到挑戰也能勇於面對。」

莫拉里提到,當時網球中心的設立,雖然以色列培養出進入百大的選手,也拿過大滿貫雙打冠軍,但還是被認爲整個推展計劃是失敗的。

「因爲在以色列,只有2.2%的人可以成爲職業選手,但不應該只看這部份,很多打網球的孩子靠着這項運動表現,到美國念大學畢業後找到很好的工作,有人當律師甚至銀行家,也對網球相當支持。」

不僅如此,莫拉里說,也有人畢業後選擇回到以色列當教練,教更多小朋友打球,網球也成爲更多人到老的休閒運動,「網球給你的不只是成績,所以應該更重視努力的過程,還有更深層影響。」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