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張會後兩岸考驗有待克服

劉性仁

2014年是臺灣地方七合一選舉年,外界關切是否會因爲選舉年,使兩岸關係發展及成效受到影響?預料兩岸兩會第十次會談只會簽署租稅地震監測氣象合作三項協議,至於服貿協議、貨貿協議、爭端解決和互設辦事處等重要議題,受限於兩岸變數、臺灣朝野內部歧異,要想在2014年全部圓滿解決,恐怕仍須努力挑戰不可謂之不大。

王張會談後,馬習會仍待後續協商民進黨中央提出三問五意見,蔡英文提出三個堅持,堅持不能只是爲兩岸事務機構互動所作特殊安排;堅持不能是爲達成特定政治目的;堅持不能落入一箇中國框架。對於這些質疑之聲,朝野自當更加頻繁溝通。對於兩會第十次會談原本設定的貨品貿易、爭端解決、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租稅、地震監測與氣象合作等議題,非但國人高度關注,對於臺商來說更是念茲在茲,害怕被雙重課稅,因此兩會第十次會談的結果及ECFA後續的落實與檢討,自當爲2014年兩岸關係的重要任務。

面對中國大陸在2014年各項經濟發展規劃,包括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十二五規劃及上海自貿區等,涉及到各層面的改革,臺灣方面也勢將採取必要因應措施。做好萬全準備;面對三月五日開始的兩會亮點,也必須進行一番研究及應對策略,過去一年大陸的變化快速,2014年自當有其後續的發展及相適應的調整。

當臺灣面對變化快速的中國大陸,在2014年不只在重大議題上需要突破,另外應當加速自由經濟示範區之相關法制化工作,使兩岸產業合作有所憑據,替臺灣經濟找出路及生機。另外,對於兩岸各項協議,也將建置一套兩岸協議的國家安全審查機制,進行兩階段審查。由陸委會提報並經過行政院跨部會審查及國安會邀集專家學者進行第二階段審查,以確保更爲穩妥,顧及臺灣民衆的利益。

王張會後,大陸方面承諾會落實對臺灣學生的醫療照顧,臺灣方面也會持續積極推動陸生納保,是否有更具體的落實值得後續觀察;另外在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方面關於人道探視方面,兩岸雙方同意進一步共同研議可行方案,是否有具體成果?對於新聞交流像是駐點記者的生活便利、兩岸新聞資訊環境的改善等;其他方面交流諸如推動兩岸文化與科技交流等議題,雙方在王張會雖有大方向共識,但在具體的細節上,挑戰之處仍多所存在。至於在兩岸共同參與經濟整合的議題,也需要雙方主管業務部門進行協商;面對大陸兩會觀察和張志軍來訪,所有的工作都需謹慎以對,做好一切的準備工作。

總之,2014年選舉年,或許許多兩岸議題都難逃被擱置及造成衝突的局面,使兩岸各項工作進展大打折扣,我們除了有此心理準備外,期盼有利於臺灣各項發展之重大優先兩岸議題仍能順利推動,我們可以理解兩岸各項政策將被高度泛政治化及更嚴格的檢驗,但希望兩岸政策不致於因爲選舉年而一事無成,2014年臺灣面對的內外考驗我們不能輕忽,也不能消極以對,畢竟歲月不待人,挑戰及困境不會因爲拖時間及消極以對就會消除。

兩岸工作需要繼續推進制度化的發展,促進臺海永續和平與穩定,期待未來一年能夠儘量克服挑戰,推動一切有利人民的工作,而雙方聯繫溝通機制必須穩定運作,使兩岸能夠了解、加強互信,避免誤判情況。兩岸今年的困難與挑戰是否能夠克服?並且不產生新的矛盾?有賴於兩岸更頻繁的接觸與溝通。

●作者劉性仁,北市,博,中國五權憲法學會成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