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內涵、價值及實施策略
作者|周明錢
責編|薛應軍
正文共3802個字,預計閱讀需11分鐘▼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少年兒童既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經歷者、見證者,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這爲新時代新徵程兒童事業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不僅是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更是國家法律的重要內容。保護未成年人,主要是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使其成爲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定義及意義
未成年人法律保護是指針對未滿十八週歲的公民,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法律法規,對其生命權、健康權、受教育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基本權利進行保障,防止其受到侵害或歧視,併爲其健康成長及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措施。它涵蓋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多個層面,旨在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法律保護體系,要求確保未成年人在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環境中都能得到充分的關愛和保護,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虐待、忽視和侵害,以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和尊嚴。
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意義重大而深遠。首先,它是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途徑。未成年人作爲社會弱勢羣體,其權益易受到侵害。通過法律保護,可以確保未成年人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權利和待遇,避免其受到不公平對待。其次,未成年人法律保護有助於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法律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發展權等,有利於促進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爲其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條件,有利於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綜合素質。最後,未成年人法律保護對維護社會穩定和和諧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可以減少社會矛盾和衝突,增進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爲社會和諧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未成年人法律保護作爲現代社會法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法律手段確保未成年人的權益得到全面、有效的保障,不僅體現了國家對未成年人成長的高度重視,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石,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對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主要內容
未成年人權益的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作爲社會弱勢羣體,其權益的保護顯得尤爲重要。法律對未成年人的權益保障內容豐富多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生命健康權。生命健康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維持生命、維護生命安全利益、生理機能正常、維護健康利益的權利,是自然人重要的人格權。法律明確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對於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爲將予以嚴厲打擊。
二是受教育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我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我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法律保障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視和剝奪。同時,法律還鼓勵和支持未成年人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以促進其全面發展。
三是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一旦被暴露於網絡空間和公共領域,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將顯著增加,侵害後果無法逆轉,這將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禁止非法獲取、披露和使用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
四是財產權。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法律同樣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侵佔、破壞未成年人的財產。作爲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也要妥善管理和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除爲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的法律優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對其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法律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優化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
一要注重家庭保護。法律強調家庭在未成年人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爲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全方位的物質和精神支持和保障。
二要加強學校保護。法律規定學校應當爲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
三要提升社會保護。法律要求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未成年人的成長問題,開展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和服務,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文化、體育、娛樂等活動的組織和引導,爲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成長機會。
四要擴大網絡保護。隨着互聯網的普及,網絡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日益顯著。法律要求培養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增強未成年人科學、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的監管,防止未成年人接觸不良信息或受到網絡欺凌和侵犯,保障其網絡安全。
未成年人違法行爲的預防與矯治。未成年人違法行爲的預防與矯治是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家庭、學校、社會及國家等多個層面的共同努力。
第一,做好預防教育。未成年人成年之前,大部分時間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學校,與社會接觸時間相對較少,但信息時代電子產品的“社會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未成年人。因此,要做好預防教育:一要加強家庭教育。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注重塑造孩子的道德觀念和行爲準則;加強與孩子的溝通,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和行爲習慣,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二要注重學校教育。學校要通過開設法治課程、組織法治講座等形式,讓學生了解法律知識,樹立法治觀念;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要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加強對網絡、遊戲等娛樂場所的監管,防止未成年人接觸不良信息,爲其營造安全、和諧、文明的成長環境。
第二,落實矯治措施。法律是預防未成年人違法行爲的最後一道防線。建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預防機制,對存在違法犯罪傾向的未成年人進行及時干預和矯治。對於已違法的未成年人,堅持“教育爲主、懲罰爲輔”的原則,根據其犯罪情節和年齡等因素進行法律矯治。通過社區矯正、心理輔導等方式幫助其認識錯誤、改正行爲。發揮社會矯治機構的作用,提供專業的心理諮詢、行爲矯正等服務,幫助未成年人改變不良行爲習慣並重新融入社會。社會矯治機構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管,防止其再次違法犯罪。
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實施策略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爲確保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有效實施,需要採取以下策略: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在以未成年人保護法爲核心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中,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方的責任和義務,制定更具體、可操作的實施細則,確保法律法規的落地實施,爲未成年人保護提供切實有力的法律保障。制定針對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特殊羣體的專門法律保護措施和政策,確保其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教育權益,能夠享受平等的保護和服務。
加強執法力度。加大對侵犯未成年人權益行爲的打擊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形成對違法犯罪行爲的有效震懾。當未成年人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啓動司法救濟,保障其合法權益。法院和檢察院應當依法受理涉及未成年人權益的案件,公正、高效進行審判和執行工作,確保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得到及時有效的維護。
提升公衆保護意識。通過法治宣傳教育、媒體傳播等途徑,提高公衆對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讓更多人瞭解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未成年人保護的良好氛圍。
加強跨部門協作。加強政府各部門之間、政府與司法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深入開展。應爲未成年人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保障未成年人的訴訟權利。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採取適合未成年人特點的審判方式和方法。加強法律援助工作,爲需要幫助的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支持,確保其得到公正對待。
加強監督機制。爲了確保未成年人保護法律責任的有效履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這包括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督、社會輿論的監督等。職能部門應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監管力度,定期檢查和評估相關機構和人員履職情況,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投訴舉報機制,鼓勵社會公衆積極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監督。社會輿論方面,媒體應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報道和宣傳,提高公衆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公衆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等途徑客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促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改進和完善。
加強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隨着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未成年人保護問題已成爲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要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司法協助和合作,共同打擊跨國未成年人犯罪活動,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積極參與國際未成年人保護合作與交流活動,學習借鑑其他國家和地區先進經驗和技術手段,推動全球未成年人司法保護事業進步和發展。
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內涵豐富而深刻,它不僅是法律對未成年人權益的尊重和保障,更是社會文明進步和法治建設的重要體現。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人法律保護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要不斷完善和改進,以適應社會發展和未成年人成長的需求,爲未成年人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
本文爲2023年度中國法學交流基金會、北京慧衆慈善基金會支持項目“兒童權利保護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