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山水書畫抱古城 四季看景景色新

濰坊博物館。圖、文/魯臺經貿洽談會提供一座城市,就是一個景點。一個景點,就是一座城市。2019年的春節,山東青州火了,上了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熱了大小網絡朋友圈。幾個關鍵詞:春節假日、旅遊火爆。整個假期,青州市重點監測景區接待遊客76.1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25億元。

衆多業內人士不禁互相詢問,青州的旅遊怎麼火起來的?青州人給出的答案是,依託優勢資源,創新實施全局謀劃全域共建、全面融合全民參享的「四全模式」,打造全域旅遊,讓山水書畫古城,相融相連,美景四季不斷,全民共建共享。

搞好頂層設計和機制體制創新,促旅遊業更加規範健康充滿活力培育新經濟,構築新動能,旅遊業是青州的一項戰略重點。依託優質的生態環境和璀璨的歷史文化資源,全力打造「讓城裡人嚮往,讓鄉村人依戀,讓遊玩人着迷」的旅遊目的地

其實,旅遊業並非新產業,過去的幾十年,全國各地大力發展旅遊業的地方,數不勝數。但實際成效,好壞參半。青州敢於把旅遊業作爲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作爲新舊動能轉換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推動,底氣之足,來源於堅持融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的發展理念

對此,青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楊愛東告訴記者,有的景點是生態好,有的景點是文化重,有的景點是歷史厚,如果再按照老辦法,單個地不協調地推進,你搞你的,我弄我的,形不成合力,很容易被市場競爭下去。只有整合資源,融合發展,才能實現市場共享,共同發展。

這需要從全局謀劃,搞好頂層設計。突出「古」「青」等特色,青州把城市發展、鄉村振興、生態建設、景區提升等通盤考慮,編制完成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等20多項單體規劃,推進「多規合一」,把十個手指頭握成一個拳頭

在這個拳頭上,優化「旅遊+生態+文化+花卉鄉土藝術」等產業發展方式,融合鄉村遊、古城遊、休閒遊、研學遊、紅色遊、康養遊等產品,產生了「1+1>2」的效果,創造了新的機遇和市場,讓發展的實力更強,動力更足。同步推進、壓茬進行的,是機制體制創新的不斷深化。通過建立與全域旅遊相配套的領導體系、執法體系、保障體系,努力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保駕護航。

特別是針對過去旅遊管理機構重複設置、景區管理各自爲政的問題,青州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爲抓手,成立了規格爲副縣級、編制爲行政的旅遊發展和景區管理委員會,統一行使旅遊綜合行政管理職責,並完善「1+3+N」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嚴格落實涉旅項目主管部門必審機制,在各類要素保障上優先支持旅遊項目。

這一系列舉措,真正實現了職能上由虛化的「行業主管」到具體的「綜合協調管理」的轉變,建立起「精簡高效、職責統一、管理有力、運行順暢」的旅遊管理新體制,使旅遊發展既規範健康,又充滿活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加快景點旅遊模式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一點不能蓋面。統籌點線面全面發展,青州按照「城鄉一體、區域協調、覆蓋全域」的原則,把全域建成一個生態大花園、美麗大景區。

突出「山、水、花、城」特色,優化資源配置,搞好線路設置,打造形成了以古城爲「心臟」,東部花卉、南部佛壽文化、西南部生態森林、東南部高端休閒爲環繞,彌河、南北陽河爲穿插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加快旅遊業由景點旅遊模式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旅遊發展,要靠項目支撐;旅遊競爭力,要靠優質產品體現。青州古城、九龍峪、黃花溪小鎮等一批拉動力強的重點項目上馬,解決了青州旅遊有羣山無高峰的「尷尬」。目前,該市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各1處,A級景區17處。

「古城青州」是青州旅遊的大品牌和大名片,古城的保護修復已完成100多條古街巷的提升改造,修復或重建偶園阜財門等多處景觀古蹟和標誌性建築,與雲門山、博物館一體成功獲評國家5A級景區,發揮了全域旅遊的「龍頭效應」,每年舉辦「古城過大年」等20多項專題活動。

青州有山有水有鄉愁,鄉村是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陣地和潛力所在。精心扶持發展鄉村旅遊,當地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重點打造花卉小鎮、中晨文化藝術小鎮等特色小鎮,貝隆杜仲等田園綜合體,春滿洲等現代農業產業園,九龍峪等旅遊綜合體,桐峪裡精品民宿柿子溝等鄉村旅遊特色村,農業觀光、休閒採摘、農耕體驗、養生度假等主題的旅遊項目競相發展。

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格局,離不開完善的旅遊公共服務,這讓青州變得更加「宜遊」。各A級景區全部設立遊客中心,建立覆蓋全市的旅遊標識引導系統,實施旅遊「廁所革命」,新建改造118座廁所。發展快行慢遊模式,鋪設旅遊綠道120多公里,投放公共自行車1萬多輛、電動公交車300多輛,具備旅遊接待能力的精品民宿30家、酒店300多家。

在雲門山森林公園,來自淄博的遊客亓先生用手機支付寶掃碼對準公共自行車車樁上的二維碼,不一會兒就將車子推出來了。 「青州環境好,天暖了,週末過來遊玩一下。這個森林公園面積比較大,走路要半天時間,有這個公共自行車真是太方便了。」亓先生說。

加快融合共享,實現人與自然、產業與產業和諧共生全域旅遊需要全民共建,旅遊紅利要讓全民分享,都繞不開「融合」兩個字,就是要推進不同領域、不同產業、不同業態的跨界融合,推動旅遊與富民、民生的深度結合,實現人與自然,產業與產業的和諧共生。

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青州堅持「看住山、管好河、留住水、多栽樹」,青州市人代會先後出臺關於加強雲駝風景區保護、飲用水源地保護和西南山區生態保護三個決議,明確將739平方公里的西南山區劃爲法定保護區域,堅決禁止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爲。

良好的生態使青州山區實現了由「賣石頭」到「賣風景」的轉變,真正把「山景」變成了「錢景」。井塘村被評爲山東最美鄉村,王墳的柿子溝、侯王廟子北崔崖、聖峪口因爲美麗的青山綠水,成爲風靡全國的「網紅」,受到旅行社和自駕遊愛好者的廣泛青睞。

王墳鎮胡林古村,在縣鎮兩級黨委、政府推動下成立鄉村旅遊合作社,村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等折價入股,通過招商引資與濰坊龍瑞旅遊成立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打造鄉村振興樣板——胡林古景區,着力把美麗鄉村的環境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發展優勢,農民變身工人,既可以領工資,年底還有5000元分紅。

成立旅遊發展公司3年來,村裡發生了巨大變化,山體得到了保護性整理,層層梯田上種滿了果樹、蔬菜和玫瑰,舊時的深溝打造成了層疊瀑布景觀水系,與山坡上的亭臺樓閣相映成趣。據村支部書記孟慶利介紹,去年村裡共接待遊客7.8萬人次,名聲越來越大。

文化與旅遊有着天然的親和力,強大的融合力。把各景區所擁有的文化內涵保護開發出來,景區會更加讓人刮目相看。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青州把文化作爲旅遊最好的資源,發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書畫)之鄉等品牌優勢,打造古城文化、翰墨文化、孝德文化、非遺文化、宗教文化等爲主要內容的文化體驗目的地。到青州感受、體驗文化,已成爲吸引外地遊客的重要因素。

「花旅互動」是當地旅遊一大特色。依託花卉交易中心、種植基地、龍頭企業等,花卉旅遊逐漸形成體系,年接待遊客超過120萬人次,花卉食品、藥品、保健、旅遊紀念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也在逐漸培育形成。

青州還大力支持「互聯網+旅遊平臺」建設。八喜旅遊網是目前全省唯一指定的鄉村旅遊電商暨綜合服務平臺,入駐鄉村旅遊點3600多家。

打造全域旅遊,給青州和廣大羣衆帶來了巨大的實惠,該市直接或者間接從事旅遊服務人員達到14.3萬人,發展農家樂400餘家,吸納農民就業2萬多人,不僅提高了經濟發展質量,還改善了自然環境,增加了個人收入,提升了幸福指數,走出了一條適合當地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經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