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軍一小步,長城一大步

這或許稱得上是一份些許欣慰的成績單。日前,長城汽車發佈2024年3月份及第一季度銷量數據。數據顯示,長城汽車的增長勢頭,十分明顯。

3月份,長城汽車銷量達到100,276輛,同比增長11.02%;整個一季度的累計銷量,更是突破27萬輛大關,達到275,333輛,同比增長25.11%。

很顯然,對於長城汽車來說,這一成績的取得,並不容易。尤其是在“多位中高層離職”的消息影響下,消費者觀望情緒上升,長城汽車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市場壓力。

其實2024年的第一季度,汽車市場非常熱鬧。比亞迪推出多款榮耀版車型,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橫空出世,吉利多品牌圍攻小米汽車,蔚來李斌親自直播,小米SU7上市空前流量……

但,流量爲王的時代,長城汽車似乎並沒有適應多變的快節奏。

當所有的車企,都在使出渾身解數,爭奪爲數不多的市場份額與話語權之時,長城汽車卻表現的有點“遲鈍”和“不知所措”。

第一季度,銷量兩極分化

作爲長城汽車品牌向上標杆的魏牌在幹什麼?作爲長城汽車唯一純電品牌的歐拉又在幹什麼?毫不誇張地說,今年第一季度,就沒怎麼看到這2個品牌的消息。而這種不被人在意的狀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銷量。

魏牌品牌3月銷售新車3,608輛,同比增長182.98%;1-3月共銷售9,608輛,同比增長182.34%。看着同比增長喜人,殊不知,之所以能夠這樣,是因爲起點過低。

根據懂車帝相關數據,魏牌旗下車型的銷量擔當是藍山,能夠佔到80%,至於拿鐵這樣的車型,僅能賣到個位數,大概率難逃“停產”的命運。

說實話,作爲長城汽車品牌向上的標杆,魏牌的表現並不好。而同樣表現不足的還有歐拉。

歐拉品牌3月銷售新車6,022輛,1-3月銷售15,029輛,下滑明顯。很難去評價堅持“女性賽道”的對錯,但不容忽略的一點,作爲長城汽車旗下唯一的純電品牌,歐拉確實沒能支撐起長城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形象。

好在哈弗品牌依舊穩穩的銷量擔當,好在坦克品牌也在不斷釋放着“影響力”。

具體而言,哈弗品牌3月銷售新車54,055輛,同比增長13.99%;1-3月共銷售157,889輛,同比增長25.53%。

久違的單月10萬+,哈弗品牌發揮的作用在一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哈弗品牌旗下狗品類再度進階,哈弗二代大狗Hi4版以17.98萬元的價格,正式上市。儘管坊間對“貓狗”的命名方式,頗有微詞,但隨着新能源汽車潮流的推動,哈弗品牌全系Hi4的進化,將會帶來更多的源動力。

至於坦克品牌,從今年年初,長城汽車就開始以坦克爲中心,向外突破。最明顯的一個表現,久居幕後的長城掌舵人魏建軍,竟然親自走到臺前,爲坦克700Hi4-T站臺。

掌舵人的buff加成,表現在了銷量上。坦克品牌3月銷售新車18,953輛,同比增長58.60%;1-3月共銷售49,184輛,同比增長103.16%。

沒錯,坦克品牌已經成長爲長城汽車“衝鋒陷陣”的先鋒軍。而也是從坦克700 HI4-T的交車儀式開始,魏建軍的頻繁露面,正暗示着長城汽車自上而下的大改變。

魏建軍,可能真坐不住了

與曾經的深居幕後不同,這次魏建軍不僅僅是爲坦克700Hi4-T站臺,還開通了微博,並藉着“互贈車輛”,蹭了一大波雷軍小米汽車的熱度。深挖其背後的原因,或許還是與2023年長城汽車的財務表現有關。

日前,長城汽車發佈2023年財報。內容顯示,長城汽車全年銷量123萬輛,營業總收入1732.12億元,同比提升26.12%,創歷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還有,長城汽車20萬元以上車型銷售225,767輛,佔比達18.36%,同比增長3.09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單車平均收入14.14萬元,同比提升1.20萬元,同創歷史新高。

這還沒完,2023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爲958.7 萬輛和949.5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而長城新能源同比大增113.88%。海外全年銷售314,010輛,同比增長82.37%, 創歷史新高。

各個模塊,一片大好。可誰又能想到,長城汽車2023年的淨利潤卻僅爲70.21億元,較2022年的82.66億元,少了12億,同比下滑15.06%。

營收創新高,單車價格創新高,海外銷量也高,怎麼就淨利潤下滑了呢?

經過仔細查找,不難發現,長城汽車2023年的銷售費用多了24億,同比增加41%。賣的車多了,隨之產生的銷售費用增高,無可厚非。但對比總營收的增加,銷售費用的消耗幅度,卻是憑空多了近一倍。

長城汽車官方表示,“銷售費用變動主要系加大新能源車型投放力度所致。”

而在銷售費用的諸多花銷之中,長城汽車“廣告及媒體服務費”高達40.45億元,比2022年的30.47億元,高出10億。簡單計算一下,如果沒有這10億,2023年與2022年的淨利潤就會打平。

如此巧合,似乎長城汽車2023年淨利潤下滑的原因,就在這裡。

誰都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營銷必不可少,但長城汽車這種花了錢,又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纔是問題的關鍵。

或許正是因爲看到了這一點,魏建軍才決定在2024年“親自出馬”,頻繁出席活動的同時,以尋求流量,進而縮減營銷費用。

沒什麼大不了,李斌、李想、何小鵬、雷軍等,每一個都是親自上陣,搖旗吶喊。而在這個流量爲王的宣傳時代,掌舵人的親自下場,才更有力,更能讓消費者信服,才更好賣車。

與雷軍、小米汽車的互動,長城汽車是佔到了一些流量上的便宜。但這一動作的真正寶貴之處在於,魏建軍邁出的一小步,即將成爲長城汽車新時代的一大步。

“只要魏總在,長城不會亂。”

是啊,長城汽車的核心,從來都是魏建軍。期待2024年,長城汽車能在魏建軍的帶領下,真正的大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