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企業解渴 擬增建再生水廠

臺中市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廠區規劃設立臺中市福田再生水廠。圖/劉朱鬆

上市公司使用再生水,已蔚爲風氣!繼高雄鳳山再生水廠2019年供應高雄臨海工業區每日4.5萬噸的再生水,給中鋼及中鋼鋁業之後,經濟部水利署、內政部營建署及各地方政府單位,爲增加再生水量,將推動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共計十處再生水廠,以滿足上市公司或大型廠商製程用水冷卻水鍋爐用水需求。

桃園市桃北再生水廠預定2024年完工,每日供應4萬噸的再生水,其中,觀音工業區的亞東石化每日1.5萬噸、桃園煉油廠每日1萬噸;另每日1.5萬噸再生水將洽商桃園航空城廠商。

至於新竹縣竹北再生水廠,將供應竹科的再生水,預定2028年完工,每日供應再生水1萬噸。

水利署說,臺中福田再生水廠預定2025年完工,每日供應再生水5.8萬噸,先供應給中龍鋼鐵,未來再生水廠目標供水能力,每日可拉高至10.5萬噸。

至於臺中水湳再生水廠預定2022年完工,將供應中科臺中園區每日1萬噸的再生水,目前目標廠商共有三家,包括科技廠商及汽電共生廠。

臺南安平再生水廠斥資35.95億元,目前正在興建中,完工後將供應再生水給南科臺南園區,2022年先供應每日1萬噸再生水,至2024年開始,每日再生水可提高至3.75萬噸,目標客戶臺積電。

水利署指出,臺南永康再生水廠斥資25.75億元,目前正在興建中,完工後將供應南科的臺南園區再生水,2021年先供應每日0.8萬噸,至2023年每日供水量可提高至1.55萬噸,屆時,臺積電每日9,500噸的再生水,聯電及羣創每日各3,000噸的再生水。

此外,臺南仁德再生水廠預定2024年每日供水0.6萬噸,至2025年時,可拉高至每日再生水0.8萬至1萬噸,目前契約用戶正在協商中。

高雄第一座鳳山再生水廠斥資26.06億元興建,2019年完工,供應高雄臨海工業區每日4.5萬噸的再生水;其中,中鋼每日4.4萬噸,及中鋼鋁業每日0.1萬噸。

高雄第二座臨海再生水廠斥資40.99億元興建,預定2022年完工,每日供應再生水3.3萬噸,包括中鋼每日2萬噸、中油大林煉油廠每日1萬噸、中石化每日1,000噸、李長榮化工每日1,200噸,及李長榮科技每日800噸。

至於高雄第三座再生水廠,目前評估落腳楠梓岡山橋頭以利就近供應仁大工業區或南科橋頭園區的再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