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尿尿完「加冷筍」?男女都會?醫生解密生理機能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尿尿完有時候會不會忍不住打一個冷顫?這種情況一般來說被稱爲「打尿震」,有人覺得這跟體溫流失有關。不過,醫生表示,應該是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小便膀胱收縮,尿道括約肌會自然同時放鬆,似乎膀胱越脹、小便越急時,打尿震出現的機會會較高。」

▲尿尿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幾乎人人都有打尿震(piss shiver)的經驗,不少人相信原因身體熱力急速流失,身體一冷就會發抖,更認爲天氣越冷打尿震的機會就越高。而香港蘋果日報》引述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香港泌尿外科學會會長立言醫生指出,打尿震的專業學名是「排尿後抽搐症候羣」(Post-micturition convulsion syndrome),「雖然很多人都有這個情況,但卻沒有太多科學家研究過或者有很多醫學上的數據。」

不過,關於體溫流失的說法,何醫生認爲不太可信。他解釋,對於體溫突然流失,身體的反應並不即時,例如嘔吐、腹瀉,甚至捐血,都是在一段極短的時間內,流失大量體液,「有時因爲醫療原因,如要吊鹽水之類,我們將溫度較體溫低的液體注入身體,體溫按理也會下降。」但卻不見得有類似打尿震,也就是忽然發抖數秒的情況。

▲寒冷示意圖。(圖/達志影像)

何醫生進一步指出,如果身體覺得冷,發抖的時間應該至少有一至兩分鐘,而不是短短數秒,換句話說,體溫和氣溫跟打尿震並沒有直接和明顯關係

何醫生認爲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打尿震屬於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的反應。他說,自主神經系統的反應就是呼吸、血壓上升下降、腸臟蠕動等我們無法控制的自然生理反應,「小便時膀胱收縮,尿道括約肌會自然同時放鬆。似乎膀胱越脹、小便越急時,打尿震出現的機會會較高。」

何醫生也透露,根據他個人臨牀觀察經驗,年紀越大打尿震的機會相對較低,「如果有前列腺有增生,或者其他原因令小便速度減慢、力度較弱、不太順暢時,打尿震的次數和頻密度應該會減低。」

另外,也許是女性比較少談論,所以有些人認爲女性不會打尿震。不過,何醫生說,其實女性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只是機率男性低,「如果我們(男性)是站着,維持身體血壓所需要的自主神經系統是要活躍點,因爲讓血管保持收縮狀態。估計女性坐着小便的話,受影響的機會應該就會較低。」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