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習金二會」探路? 王毅週三訪問北韓 

▲兩韓領導人文金會」,日前在板門店舉行。(圖/青瓦臺

記者蔡浩祥綜合報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今宣佈,應北韓外相李勇浩邀請,中國國務委員外長王毅將在5月2至3日訪問北韓。而王毅本次出訪北韓,是否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首訪預先探路,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也爲「習金二會」留下更多想像空間

就在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訪中行結束,當時中朝雙方即達成習近平回訪的共識。李勇浩日前過境北京與王毅會見,他說,北韓將依「習金會指明方向,就朝鮮半島問題與中方密切溝通。

隨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披露,習近平有意在6月首訪北韓,時間點很可能落在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川金會」後,預計5月底或6月初登場

面對中朝關係回暖,北韓方面一直不敢大意,近日發生中國遊客在北韓發生車禍,釀成32死2重傷的慘劇,金正恩除親自前往中國使館,併到醫院探視傷員,遊客遺體搭乘火車返回中國時,金還親自到車站送別,表達深切哀悼之意

不過,儘管如此,北京對金正恩的棄核態度,仍持相當疑慮。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微信公衆號「俠客島」曾刊文分析,北韓日前做成的勞動黨三中全會決議,北韓已向國際社會表明自己是一個「擁核」國家。

文章指出,金正恩宣佈停止核試驗,並承諾在國內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但在黨的決議上,金仍未放棄「擁核」,迄今也未做出正面說明。

文章引述勞動黨七大與三中全會決議指出,七大決議是「進一步加強自衛的核武裝力量」;三中全會則是「在未受到核威脅或核挑釁的情況下,北韓絕不會使用核武器」,從語意看,北韓對已從擁有核武器升級到具核威懾能力

文章坦言,「不進行核試」並不等於「無核化」,金正恩迄今沒有對「去核」做出正面說明,僅強調停止核試,說明北韓仍未做好最終棄核準備,與國際社會要求還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