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解碼 飛鼠抓到了 玉山仍嘸影

2月1日晚上9時,中央大學地面接收站接收到「飛鼠」立方衛星訊號。(中央大學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玉山」、「飛鼠」立方衛星1月24日晚間11時發射升空後,失聯多天,不過國研院太空中心昨宣佈,2月1日晚間9時中央大學地面接收站接收到「飛鼠」立方衛星的訊號,並於11時34分解譯出該地面站第一筆飛鼠衛星的訊息;至於玉山衛星,仍未聯絡上。

玉山、飛鼠立方衛星從美國順利發射升空,進入高度525公里的暫駐軌道,約96分鐘繞行地球一圈,每天上午及晚上的8時至10時各會經過臺灣附近上空1至2次。剛開始幾天,國外站陸續收到兩顆衛星發射的訊號,但位在臺灣的太空中心地面站及中央大學地面站則未收到玉山、飛鼠衛星訊號。

不過就在2月1日晚間9點,中央大學的地面接收站順利完成飛鼠衛星訊號接收,並且解碼成功,顯示飛鼠衛星的健康狀態良好,有足夠的電力電波發射功率及良好的衛星姿態控制

負責此次任務的中央大學太空系教授張起維表示,衛星通訊的最大挑戰,就是地面很難有相同的測試環境,雖然發射5之前,在地面的大屯山40公里處相互通聯很成功,但衛星距離我們約500至2500公里,顯然會有落差。

爲此,張起維說,中央大學動員雷達專家,地面站問題,更換了天線馬達、放大器、纜線、旋轉器等。過去一星期,逐一將地面硬體因素排除,太空系主任趙吉光說「能換的都換了」,皇天不負苦心人總算順利接到訊號。

至於玉山衛星,太空中心表示,日本友站於1月25日及29日成功解譯玉山衛星下傳的部分訊號,顯示玉山衛星仍持續運作中。太空中心將使用較大的天線組和訊號放大器,減少雜訊對衛星訊號的影響期能很快收到玉山衛星訊號並解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