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變金礦 工研院攜手臺泥共創綠能循環商機

▲工研院與臺泥公司合作簽約。左起:工研院綠能所長耀祖、工研院院長劉仲明經濟部長李世光、臺泥董事長辜成允及經濟部能源局局長全能。(圖/工研院提供)

記者王雅賢臺北報導

微藻變身生質金礦!工研院與臺泥公司19日簽署新階段研發計劃合約,攜手切入綠色循環經濟商機雙方共同運用工研院研發的微藻能源與固碳專利技術,擴大建置微藻養殖示範系統及研發中心。工研院表示,肉眼看不見的微藻,卻可以捕捉二氧化碳、製造生質燃料,還能提煉出珍貴的蝦紅素,變身爲生質金礦!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工研院與臺泥公司簽署新階段研發計劃合約,臺泥將投入超過2,500萬元的研發經費與工研院合作,共同運用工研院的能源科技研發成果之微藻能源與固碳專利技術,擴大建置微藻養殖示範系統及研發中心,未來並規劃設置20公頃的大型戶外微藻養殖場進行微藻固碳及加值化應用,一年除可望爲臺泥貢獻4,800公噸的減碳量外,還可進一步投入高價蝦紅素原料生產,快速切入綠色循環經濟商機。經濟部李世光部長表示,政府持續推動節能減碳、再生能源開發,扶植國內綠能產業發展。另外,也針對具有開發潛力前瞻綠能技術長期投入,培植國內新一代綠能創新產業。

據瞭解,微藻生質能源技術國際間積極發展的第三代生質燃料,在創能、固碳之外,加值化產品的發展應用更是潛力無限。從2006年能源局就整合臺灣產業、將科技整合,今天的合作簽約模式是真正的產官合作,是一種綠能合作產業與合作模式,希望綠能產業不只是花錢,而是要創造價值。經濟部也樂見工研院與臺泥的合作,能扮演產業火車頭,帶動整體價值鏈,打造綠能產業明日之星。臺泥辜成允董事長表示,減少碳排放是現在很重要的最後一哩路,臺泥已經轉型爲環保服務業致力落實節能、減碳、環境保育理念

臺泥表示,未來也要與工研院、清華大學合作,希望帶動產業鏈,創造全新商業模式,未來商機預期超過百億元。微藻固碳、能源利用加上高值化應用,將成爲臺泥進軍生技保養品產業的生質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