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攜手出版社 強化故事IP跨域轉譯能量
文化部長史哲(左7)見證文策院與8家出版社的合作,希望從源頭開發臺灣原創IP。(文策院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爲加速出版社投資、開發、轉譯更多具有市場性的故事IP,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22日在臺北國際書展分別與八間出版社宣佈建立合作關係,期望藉由資金挹注,強化出版社開發故事IP、投資、跨域轉譯的能量。
22日包括遠流出版、大塊文化、城邦媒體集團、時報文化、蓋亞文化、鏡文學、聯合線上、印刻出版均出席並表達了與文策院啓動合作計劃的意向。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希望是以經濟和資本的手段來面對出版產業的困境。另一方面是文策院過去給大家印象是幾乎都在做跟影視音相關工作,「其實影視音他是一個結果,它最重要的是他要有內容的源頭、水源」。
史哲表示,過去臺灣豐富、多元的出版爲何未能與故事開發有好的連結,檢討原因在於文策院資源沒有放在出版界,「我們的資源要有一部分要能夠直接跟出版業界合作,而不要讓外界覺得我們所有的國發基金的資源都直接投注在影視音,而事實上我們影視音是缺乏故事」因此現在的出版業已是把出版人變成製作人,出版IP化,因此希望透過合組公司的方式,讓轉譯的工作成爲獨立系統進行。
遠流出版董事長王榮文表示未來願投入2億資金,把文本透過專業團體進行視覺化,5年內支持50個團隊,把作品改編成劇本、漫畫或影視;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表示,以旗下POPO原創爲例,成立10年已授權幾十部影視音作品,從過去5萬、10萬到最高紀錄500萬臺幣的授權金,相信原創IP會愈來愈重要。
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表示,並不是只想把出版社做成一顆大樹,而是希望在生態健全的森林裡,大樹、小草都能充份成長,臺灣豐沛的創造力要走出去彷彿從森林走向海洋,需要健全的生態支援漂流木。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表示,相較於韓國13年前把出版視爲夕陽產業而引起業者自力救濟,這次部長的「語言」打動了自己,看見文化部願將資金用於影視音之外的IP。
史哲表示出版業文本是非常豐富的寶藏,八家出版社能夠發展內容轉譯、故事開發IP的專職公司,相信會有影視音發展來自源頭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