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M7升級M9同款智駕,漲價近9千,等於CDC白送?

新問界M7(參數丨圖片)的煥新版,開始預售了,價格覆蓋29.8-33.8萬元(只有MAX版本),而這四款車在升級之後,預售價格都比現款車型漲了近1萬元。

而之前餘承東在微博上對新款問界M7升級的投票,暗示了這臺車的一些升級方向,主要就四個,包括外觀內飾、智駕能力、駕乘體驗、舒享配置。翻譯一下,外觀內飾小改,大嘴變小嘴大概和問界M5同樣推出新配色;舒享配置,應該是大概率給一套更好舒適、好用的座椅配置。

這倆算重點麼?顯然不算,重點是智駕能力和駕乘體驗。

這兩個升級點,有192線激光雷達的ADS高階套裝,在新款問界M7上加入了;而不是那套無激光雷達方案,支持高速NOA功能,沒有城區NOA功能的基礎版ADS。而剩下的駕乘體驗上的改變,是,一套CDC懸掛系統(老款車型沒有也沒得選)。但是,改變的話,只限於MAX版本,並沒有對PLUS版本的車型,進行改動。

那麼,這臺車在新款配置升級之後,理論上會有哪些提升?

從問界M5到問界M7的新款推出,基本上,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智駕平權,給更多的車型配上智能駕駛功能,或者說更高階的智能駕駛硬件,分別在問界M5和問界M7上做了兩種不同的選擇。激光雷達成本下探之後,那就給更多車型配上ADS(有硬件上的差別)。

先看傳感器層面,有什麼區別?

問界M7上要使用的ADS高階版,使用了成本更高的192線激光雷達,隨後還有配置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配合高清攝像頭,完成對環境的360度無死角的感知。具體來說,它可以配置3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以及10個視覺高清攝像頭,這套方案已經在智界S7上應用了。

而192線激光雷達版本的ADS方案,除了以上提到的其他傳感器外,可以更精確地探測和識別環境中的物體,特別是在非規則物體、異常天氣感知、近距離切入、隧道等場景下,激光雷達有着比較大的優勢(之前是126線的激光雷達)。

1. 之前的126線激光雷達,發射器只可以發出126條激光線進行掃描,而192線激光雷達則能發出192條激光線,更多的激光線意味着在同樣的掃描區域內,192線激光雷達能夠獲取更多的數據點,從而提高對環境感知的分辨率和精度;

2. 然後,192線激光雷達相比126線激光雷達,在探測距離有明顯提升,問界使用的192線激光雷達有250米遠距的識別能力,而之前使用的126線激光雷達探測距離,只有150米。

所以說,兩個版本在感知上有着比較明顯的差距。兩個工況下的提升,首先對高速NOA的使用感受會有明顯的進步,之前體驗過192線激光雷達的問界M9在高速NOA工況下的能力,表現是非常穩的,尤其是併線、跟車等這些細節操作上的表現要更好。同時,在城區NOA上,有高線束的激光雷達之後,同樣會對街道上的細節感知更好,有助於車輛行駛的順暢性、穩定性。換了192線激光雷達後,可以理解智駕水平看齊問界M9了。

然後,芯片會不會提升算力?

在現款配有激光雷達的問界M7上,用的是MDC 610芯片方案,最大算力200TOPS,是可以應對高速、城區NOA兩大功能的。而現在,升級了激光雷達性能之後,最高200TOPS的MDC 610芯片方案,依舊是夠用的。理論上,是可以照搬問界M9的那套算法上車。

而這樣一來,是會對整套智能駕駛的性能有一定提升的。例如,對城區NOA工況下複雜指令的操作可能會更容易處理。而之前,我們體驗過的問界M7城區NOA功能,雖然可以做的比較穩,開起來是有“老司機”風格的,應對併線、上下匝道也很舒服的體驗這些優點是要承認的;但是,在換裝了高線束的激光雷達後,算力沒有調整的前提下,是否會在城區NOA功能上做出更好的體驗(或者與問界M9相似的體驗),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車測試才能得出一個明確的結果。

現款問界M7用的還是FSD可變阻尼懸掛,沒有用上CDC主動減震懸掛,確實對於這個級別的家用SUV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影響,尤其是車內舒適性上。然後,在這次新款問界M7上,這套懸掛系統會實現標配。

現在,在同價位或者說同級別之中,標配CDC主動減震懸掛的家用SUV越來越多,把這個配置做到極致的應該是理想L系列了,幾乎全系標配的一個配置。所以,這次新款的問界M7把這個配置作爲一個主要的升級方向,挺合理的,而且很有必要。

現款還在用的FSD懸掛,只是爲了一開始的時候壓低成本。

要說這套FSD可變阻尼懸掛的好處,第一是不需要複雜的傳感器和控制系統,結構相對簡單,所及成本低;其次,能自適應調整阻尼軟硬,相對來說,能提升一些車內舒適性。那麼,換了CDC主動減震懸掛之後,在FSD懸掛的基礎之上,CDC懸掛能通過傳感器實時收集數據並主動調整阻尼,這意味着它可以更精確地控制車身姿態,提供更爲平穩的駕駛體驗。

而且,它的反應速度更快,因爲它可以根據實時路況數據立即作出調整,減少車身的側傾、俯仰角度等,對SUV這種大尺寸的車來說,提升效果會非常明顯。簡單來說,就是可調節的參數更多了,反應速度更快了,最終傳遞到車內的乘坐感受更好。當然了,最後的調校風格肯定還是一個偏舒適向的風格,畢竟還得迎合家用需求。

加了CDC懸掛之後,可能有空氣懸掛麼?

CDC+空懸,這套組合是可以一起使用的,例如問界M9上就是這套配置。但,新款的問界M7這兩種配置同時出現的可能性,很小。

技術上實現起來倒是不難,底盤的空間應該是可以容下CDC+空懸這套組合,但車型的成本上可能很難實現。問界M9的一套空氣懸掛的價格,差不多在1萬元左右,40萬級的產品能撐得起這個成本,但放在25萬以內起售的車型,撐起這個價格,恐怕是難。所以,空懸暫時別想了,有CDC懸掛已經能對整個的駕駛質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提升了。

最後一個點,是關於電池包大小的問題。

個人感覺,可能還會和問界M5一樣再給增加2kWh的電池包,來提高這臺車的純電,以及綜合續航的能力。但,如果這麼一來的話,這臺車的售價變化的可能性就更小了,畢竟2kWh電池容量的增加,同樣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再加上基礎版的ADS方案以及CDC懸掛的上車。

所以,大概率這臺新款問界M7的改動,主要的變化集中在了新的智能駕駛方案套件的應用,以及用車舒適度上的提升,以及有可能微調的電池包規格(但可能出於成本考慮,不擴容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