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有增 人行連23日逆回購

人行近期向市場投放資金概況

中國人民銀行8日公告公開市場進行7天期的逆回購(附賣回)操作,規模人民幣(下同)1,700億元。這不僅是人行連續第23個日交易日啓動逆回購,且8日扣除到期逆回購,等於單日淨投放1千億元,較上日投放規模大增。市場分析指出,9月人行料將透過公開市場調節流動性穩中有增,短期降準降息可能性不大。

中新網報導,人行8日發佈公告稱,爲維護銀行流動性合理充裕,進行1,7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爲7天,其得標利率與上次持平在2.2%。人行擴大淨投放規模之後,8日上海銀行間隔夜拆放利率(Shibor)也降至2.051%,較上日下降3.7個基點

值得注意的是,自8月7日至9月8日,人行已連續23個工作日進行逆回購操作,且累計操作規模更高達2.53兆元,人行藉由頻繁的短線資金調節,維持整體市場水位均衡。

報導稱,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團隊分析,9月逆回購到期規模較大,另外銀行體系的中長期資金也相對緊缺,預期人行可能繼續採取超額續作方式。但在「總量適度」的政策下,中期借貸便利(MLF)缺乏大幅增量動力預計將與再貸款政策搭配,促使中長期流動性投放均衡。分析稱,在9月財政資金釋放前,人行仍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維持資金面平穩。

稍早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6日表示,中國政府爲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速,勢必要家大財政擴張力度,同時需要貨幣政策配合。餘永定稱,在這一情況下,未來貨幣政策可能會趨於寬鬆來配合擴張性財政政策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認爲,中國政府前期總量寬鬆的貨幣政策調節效果顯著,未來全面降準或降息操作將更加謹慎。

他表示,當前寬鬆的貨幣環境不會明顯逆轉,適度充裕的流動性和適宜的資金成本仍然會是經濟復甦的關鍵

國金證券則預計,展望9月份,對流動性貢獻比較大的可能會是財政投放,今年1~7月的財政支出進度較慢,預期接下來幾個月會逐步加快進度。據測算9月份財政投放可能釋放約6千億元的流動性,可望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整體來看,9月份的流動性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