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不想吃袋鼠肉的 可是它太美味了

(原標題:我本來不想吃袋鼠肉的 可是它太美味了)

澳大利亞北半球人民在冬季享受陽光的最佳目的地之一。但是如果你只是來看看牧場、風景和動物等爲免也太過無聊。作爲當地旅遊專家,我偷偷地告訴你一個只有在澳大利亞才能體驗的娛樂項目,就是吃!野!味!

當你身處澳大利亞,可供選擇的野味十分豐富,袋鼠肉、鱷魚肉、水牛肉鴯鶓肉等各種肉應有盡有,而且都是政府支持的(哦對了,澳洲人不吃考拉這種可愛的動物,喜歡這種萌蠢小動物的人士大可放心閱讀)。今天我先告訴大家吃袋鼠肉是什麼感覺。就是下面這貨。

首先告訴你,袋鼠是澳大利亞土著傳統食物

已經在澳大利亞大陸上生活了上萬年的土著人民表示,在歐洲人來到這裡之前的大航海時代,袋鼠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傳統食物。

在歐洲人佔領這裡以後,有一段時間澳洲人已經逐漸開始遠離袋鼠肉。但是當袋鼠迅速的繁殖,直到如今袋鼠數量已經超過澳洲人口(3千萬)的很多倍時,政府不得不下令,通過合法途徑歡迎大家獵殺袋鼠。因此,袋鼠菜餚已經成爲了澳大利亞人飯桌上的必備。

而袋鼠肉的營養也是讓吃貨津津樂道的,低脂肪、低膽固醇、比兔肉豐富的蛋白質,除了這些,它還能夠豐富人體所需的礦物質,真是比羊肉還要健康實惠

當然,除非長期生活在澳大利亞,估計一般不會有人經常能吃到袋鼠肉。因此,你去旅行時如果有機會能嘗試一次,這將成爲非常令人期待的酷炫體驗。在當地許多肉鋪都可以買到袋鼠肉哦!

我們終於開始吃袋鼠肉了,袋鼠肉吃起來究竟是什麼樣的口感

接下來,我們將以一個廚子的心態來審視一隻袋鼠。大家都知道袋鼠擁有強有力後腿,跳躍式的行動方式讓他們的肌肉格外發達。雖然看起來溫順可愛的樣子,但當它們用有力的尾巴站立着,再舉起長有利刃爪子跟你玩Boxing的時候,你會明白:雖然他們只吃草,不過野起來完全不像是吃素的......

也正因此,如此呆萌暴虐的生物擁有了無可比擬的緊緻肉質。如果一道烹飪好的主菜放到你的面前,無論是袋鼠的哪個部位食客可以清晰地看到肉的紋理。袋鼠肉和牛肉極爲相似,顏色也相對較深。

如果你吃的是肉排,在用刀叉切肉的一剎那,會有大量肉汁流出,吃起來肉也很嫩;如果你吃的是炒好的肉片,嚼的時候能夠感覺出肉質的韌性相對較大。

肉質:整體來講袋鼠肉會雞肉的肉質韌硬,比牛肉更容易咀嚼,但口感上會感覺稍微有些幹。

味道:袋鼠肉比雞肉和牛肉更厚重一點,有些人認爲袋鼠肉有羶味,可是個人覺得比起羊肉來說,味道要淡很多。

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我曾經就這個問題問過專業的澳洲廚師,他們認爲:烹飪袋鼠肉,多選用腿部、尾巴、腰部和背部的肌肉。其中袋鼠腿部與臀部銜接處的肌肉最爲優質。(對於牙尖嘴利的兇殘吃貨來說,看着那個粗壯有力的後腿就很想咬一口)

袋鼠肉

傳說中的裡脊肉(Tenderloin Fillet):來自袋鼠脊椎底部,肉質柔軟,適合用燉煮、醃製等方式烹飪。

腿部關節處(Knuckle)和臀部(Rump)周圍的肌肉:適合所有日常的烹飪方法(煎炒,烤煮,煙燻,醃製)

尾部(Tail):同樣經得起創造性的烹飪,不過慢火燉煮味道可能會更好。

如果有興趣挑選不同部位的袋鼠肉挑戰一下自己的味蕾,具體可以參考下圖:

袋鼠肉的烹飪方法

先說一下爲什麼推薦個人烹飪的原因:

①在特定的超市能夠買到袋鼠肉(BBQ所用肉排的價格爲$18.49/kg)

②袋鼠肉擁有不遜於其他肉類的口感

③對於留學生來說,價格比牛肉還低廉的袋鼠肉是不錯的選擇

說起製作袋鼠肉菜餚,我的首選烹飪方式還是煎、烤。

由於袋鼠肉脂肪含量少,因此不論是烤還是煎,能夠使肉質多汁的方法就是在烹飪過程中提取脂肪中的油脂。而且,烹飪袋鼠肉對火候的要求很高,需要高溫、快速,以防肉質因烹飪時間過長而喪失了大量的油脂,肉質因而變的韌硬(這點和牛排製作方法很相似)。

小貼士在烹飪前可以人工塗抹一些油在肉排上。

既然袋鼠肉產在澳大利亞,也算是它的福分,因爲澳大利亞在烹飪上中和了東西方的烹飪理念並進行了創新。

另外,袋鼠肉本身的味道相對較重,可以自行腦補一下中國式滷味紅燒加點辣,也許糖醋也可以。

袋鼠肉

下次來澳大利亞旅遊時,不要忘了品嚐這款澳大利亞特色美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