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地緣政治是跨國企業必修顯學
當前全球局勢的劇變及地緣政治成爲顯學的根本原因,乃在於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加劇。圖/美聯社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近期以「何以地緣政治成爲顯學」爲題,探討當前全球局勢的劇變及地緣政治成爲顯學的根本原因,乃在於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加劇。隨着中國的國力迅速提升,使其成爲美國在全球競爭中的主要對手。與此同時,印度也在經濟改革中取得顯著進展,逐漸成爲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全球強國。
■全球已進入冷戰2.0時代
過去30年的全球化時代(1989~2018)已經結束,如今全球已進入冷戰2.0時代。在此背景下,跨國企業需重新思考其在中美之間的站位,以保護自身利益並在國際競爭中獲得最佳位置,這是因爲地理空間在跨國企業間的競爭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因此,若跨國企業具備地緣政治思考力,將有助於預測國際局勢的走向,並在此基礎上分析該地理空間如何影響其國際競爭力。
吳院士指出,地緣政治的重要性並非新現象,而是隨着科技進步,地緣政治的參數逐漸變得更具流動性和不確定性。科技進步改變國家之間的競爭模式,進而導致地緣政治在當前時期變得更加重要。他回顧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時期的歷史,分析西方列強的崛起過程及其對全球的影響。特別是海洋國家(如英美)與大陸國家(如俄中)之間的競爭,展示了歷史上地緣政治如何塑造國際格局。
海洋國家因其領先的科技與資源,形成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基礎,併成爲全球強權。這些國家利用其海洋優勢,推動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並在國際舞臺上佔據主導地位。於是大陸邊緣國家被迫追趕海洋國家,形成了現代化威權主義,以強大的國家力量集中資源進行快速現代化。這些國家在與海洋國家的競爭中,逐步發展出自己的制度與發展模式。
大陸核心國家由於早期科技落後,爲了追趕先進國家,不得不採用管制型的政經制度,動員匱乏的資源。這導致共產主義在20世紀初的興起,形成獨特的國家發展模式。吳院士以地理區域的競爭爲主軸,探討海洋國家與大陸邊緣國家之間的衝突,這些衝突導致兩次世界大戰。英美等海洋國家在這兩次戰爭中成功應對了來自大陸邊緣國家的挑戰。
■科技進步帶來新競爭模式
接下來,世界分別進入冷戰1.0和2.0時期:前者,海洋國家與大陸核心國家之間形成對立,並展開全球範圍內的競爭。這一競爭體系定義後來近半個世紀的國際關係模式。後者乃從2018年起,美國進入新的冷戰思維,使全球進入冷戰2.0時代。基此,當前國際形勢反映新一輪地緣政治競爭的加劇,特別是美俄與中美之間的對抗。
工業革命以來,海洋霸權的維持成功應對大陸邊緣和核心國家的挑戰,形成四次重要的戰爭:一戰、二戰、冷戰1.0和冷戰2.0。這些戰爭展示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權力格局的演變。至於當前的國際局勢,則反映了科技進步帶來的競爭模式,先行者、追趕者與後發者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臺灣與烏克蘭正處於地緣戰略斷層線上,因而導致這些地區的政治與軍事局勢極易引發重大沖突。
從大歷史的角度觀察,當前地緣政治局勢並非前所未有,而是歷史進程的延續。至此,地緣政治的重要性將持續增強,跨國企業須從中汲取教訓,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展望未來,國際局勢將更加複雜與多變,故企業有必要考量其在全球舞臺上的戰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