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住差異化“扳手” 上汽大通的房車“生意經”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4月8日報道   思者慮遠,遠慮者安。

2018年,上汽大通瞄向房車業務,走上前人沒走過的路。按照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早年提到的,發展房車業務是“天時、地利、人和”。

上汽集團副總裁 藍青松

6年的堅持和深耕,如今的房車市場,仍是方興未艾。

作爲佈局者的藍青松,有長期主義者的堅守,也清晰地知道要做什麼,不做什麼。

而這也是上汽大通房車成爲國內首家擁有整車一體化研發能力和全產品平臺生產能力企業的重要內因。

就在上個月,上汽大通房車迎來萬輛交付,成爲國內第一個銷量達到萬輛規模的房車企業。

站在萬輛交付的新起點,藍青松也“拋”出未來規劃,發佈房車2.0。

“房車市場崛起在海外會發生,在中國也一定都會發生。”他如是說。

相比歐美,我國房車行業起步較晚。2001年起,纔在摸索中前行。

藍青松多次在公共場合提及,在自行式房車領域,中國市場的潛力巨大,未來很可能成爲全球最大的市場。

“我的看法是,只要產品供給好,中國房車市場年銷量很快會突破10萬輛、20萬輛。”藍青松說到。

而篤定的判斷,基於他對行業的多年洞察。

“啞鈴型”的房車市場格局中,對比拖掛式房車,中國自行式房車銷量一直有着“壓倒性”優勢。“因爲拖掛對應的,一定要有大動力的SUV、皮卡,至少要3.5噸以上的牽掛,但我們國家沒有太多這種車。”

也因此,藍青松強調,“我認爲,在中國市場,未來十年、二十年,自行式房車都會是主流,70%以上都是自行式房車。 ”

1.0時代,上汽大通房車“從0到1”,由無到有,打造硬件實力。從2018年的1千臺,到2021年5千臺,再到1萬臺,連續多年穩居市佔率第一。

2.0時代的上汽大通房車,將繼續握住差異化“扳手”。提高個性化定製服務的同時,升級產品佈局、原廠科技、原廠品質以及服務體系等。

根據此前的戰略,上汽大通房車一直聚焦中高端產品,“卷”價值,不“卷”價格。

藍青松的眼中,“任何行業,能夠做出和競爭對手不一樣的東西時,它就能定義產品的差異化。”

在汽車產業百年一遇的大變革時代,這離不開電動化和智能化。

按照藍青松的“宏圖”,上汽大通房車將在3年內推出15款全新產品,包括旅行家系列的升頂露營車、探索家系列的後拓等。

更重要的是,上汽大通房車已經佈局新能源房車領域,明年就將推出採用混動技術路線的房車產品。

同時,上汽大通房車也在加強智能化研發。基於原廠房車研發、製造的多年“籌謀”,其產品已經配備了集成式智能化配置,比如智能化的控制終端、中央集控等。

此外,在尚未擴大規模的市場中,差異化的競爭壁壘也需要服務的差異化。2.0時代,上汽大通房車通過直聯渠道洞悉用戶服務需求,將把單一的房車銷售服務, 延伸到涵蓋選車、購車、用車、旅行、租賃、售後、置換升級等全生命週期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在上汽大通的“卷”價值”中,C2B定製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作爲國內第一個實現C2B大規模智能化定製的車企,藍青松直言,“實現千人千面的定製化服務是我們的目標”。

值得一說的是,當C2B用戶共創定製模式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在產品開發過程中,上汽大通房車就可以把大約80%的用戶需求落實到標準車型上,另外10%的用戶需求做成選配。

換句話說,批量化的個性定製,可以包含上汽大通房車90%的用戶需求,這意味着,即使是個性化定製,交付週期也可以大大縮短,目前最快只要35天。

“我們用戶選配比例是非常高的,大概有70%的用戶都選擇了選配”,藍青松提到。

對於銷量的目標,藍青松也給出明確的數字。

“用大概3、5年的時間,讓我們房車在國內和全球能夠突破年銷萬臺。”

在海外市場,上汽大通房車也已經有了清晰的路徑,將以澳新爲突破口,逐步拓展至北美市場。

“房車全球化是必然的趨勢和結果,這是上汽大通房車必然要走的路,也是一定會發生的”,他表示。

寫在最後:

關於“卷”,上汽大通的看法是,堅持“卷”價值,不“卷”價格。

在“卷”價值的2.0時代,上汽大通房車的“生意經”,是提供千人千面定製化的房車產品和服務,達成年銷量過萬的目標。

他也堅信,房車行業會在中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