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航空公司聯合聲明:限制對“黑名單”服務

人民網三亞2月1日電(馮亞濤)遊客文明素質不僅反映個人素養,更體現了國家形象社會進步程度。特別是個別遊客在境內外機場航空器上屢屢出現的不文明行爲,不僅損害個人形象、國家形象,甚至成爲影響航空安全事件。1日,中國國際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海航、春秋航空五家航空公司在三亞簽署《關於共同營造文明乘機環境的聯合聲明》,合力對不文明遊客採取限制措施

按照《關於共同營造文明乘機大環境的聯合聲明》,五家航空公司將建立“旅客不文明行爲記錄”,將擾亂航空公司航空運輸秩序受到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或被民航、旅遊等相關行業管理機構列入“不文明記錄”(業界稱“名單”)的旅客列入其中;建立信息共享機制,航空公司將掌握的擾亂航空運輸秩序受到行政處罰、刑事處罰的事件信息,通報給民航、旅遊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在信息保存期限內,五家航空公司對列入“旅客不文明記錄”的相關當事人採取一定限制服務措施。

據瞭解,五家航空公司旗下的所有子公司都將執行聯合聲明中的限制服務措施,總運力國內航空運力的80%以上。去年,國家旅遊局頒佈實施《遊客不文明行爲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與中國民航局簽訂了《關於加強文明旅遊工作 促進行業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今年1月,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頒佈《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爲記錄管理辦法》。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航空公司積極響應旅遊部門、民航部門的不文明行爲記錄管理工作,對列入“不文明記錄”遊客的採取限制措施,勢必使讓“不文明行爲記錄”長上“牙齒”。

國內航企黑名單有先例

國內第一家明確設立了“旅客黑名單”的是2005年開航的春秋航空。2007年,幾十名旅客因要求航班延誤賠償未果霸機15個小時之久,影響到後續的8個往返航班,2000餘名旅客不能正常出行,直接經濟損失達十餘萬元。事件平息後,春秋航空將曾經帶頭霸機的十多名旅客列入“暫無能力服務旅客名單”,後又因霸機旅客主動認錯,春秋航空決定將這些被記錄在案的旅客從“黑名單”中取消。

而再次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是2008年的廈航拒載案。當年曾與廈門航空發生勞動爭議的原廈航安全員範後軍,因連續5次乘坐廈航航班被拒絕登機,認爲自己被廈航列入“黑名單”,遂起訴至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不過,最終法院認爲廈航的行爲不構成對範後軍人格權的侵犯,駁回其全部訴訟請求,由此引發了關於旅客黑名單的熱議。(京華時報記者郝少穎田虎

綜合人民網、華夏經緯網、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