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殼蝸牛也吃不消!租金連漲110個月 蛋白區、低檔住宅成小資首選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全國房租指數從2011年起至,今年4月止,已連110個月上漲。(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疫情也煞不住暴漲租金,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全國房租指數從2011年起至,今年4月止,已連110個月上漲。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感嘆,因應疫情,商鋪辦公室房東願意共體時艱降租,反倒剛性需求強的低端市場房動,反而調漲租金,使得部分租屋族被排擠到外圍區塊,或委屈住在低端住宅,如香港不到1坪的「劏房」。

行政院主計處最新公佈房租指數顯示,2010年租金指數連連上揚,且從2011年2月起租金指數直線上升,到今年4月止已連110個月上漲。

今年初爆發肺炎疫情,卻未影響住房租金指數,該份統計顯示,今年前3個月租金指數103.34,一路上揚至103.49,顯示租金並未受到疫情衝擊下滑。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疫情爆發後主要波及產業觀光零售店鋪消費人潮,因而降租最明顯的應是店面租金,而非一般住宅租金。

▼ 近年租金指數。(圖/行政院主計處)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說明,疫情爆發仍無法抑制租金指數上揚,應該分爲兩個面向討論,其一爲商辦、零售店舖租金,因疫情爆發衝擊甚深,部分房東爲挽留租客商圈,多數願意與房客共體時艱調降租金。

其二是一般低端住宅租賃市場,泛指月租7千~2萬元的住宅產品,由於剛性需求強烈,部分區段物件搶手、詢問度高,且空租率低,一般租金都是房東說了算,連年調漲情況較多。

他指出,無殼族購屋門檻高,退而求其次選擇租屋,現在低端住宅租金連連上漲,部分無法負擔高額房租、生活費的族羣,未來恐怕被排擠到更外圍區塊生活,或是往下選擇更低端、委身於更差的居住環境,如香港不到1坪的「劏房」。

建議政府應祭出婚育租金補貼社會住宅等政策,平衡市場,改善租賃黑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