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弘芯成爛尾 官方接管

武漢弘芯大事記

近年大陸政府鼓勵半導體產業建設,各地相關項目遍地開花,但也頻傳爛尾消息。曾被視爲大陸半導體制程新希望的武漢弘芯,近期爆出財務危機,目前其公司已完成股權轉讓,今後改由武漢當地政府全盤接手。但弘芯下一步該怎麼走?拖欠各方的款項要如何償付?當地官方並未給出說法。

綜合陸媒18日報導,曾經被視爲大陸「造芯」希望,如今卻淪爲千億騙局的武漢弘芯,2020年8月間資金鍊斷裂,建設工程停擺。

最新消息傳出,原先持有弘芯90%股權的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日前已被武漢光量藍圖科技全資收購,後者是由武漢市東西湖區國有資產監管局100%持股。至於弘芯剩下的10%股權,則由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發展投資集團持有,其同樣是東西湖區國資監督局旗下單位

在完成工商變更後,武漢弘芯基本改由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經營,但弘芯原有的經營團隊尚未退出公司,北京光量藍圖科技的兩大股東李雪豔莫森仍然擔任董事長與董事。

然而,臺灣業界最關注的,莫過於前臺積電營運長蔣尚義動向。2019年7月,蔣尚義出任武漢弘芯總經理首席執行官,由於蔣在臺灣半導體業界具有極高地位,消息震動兩岸。但隨着武漢弘芯經營陷入困境,今年6月蔣尚義已辭去武漢弘芯總經理、首席執行官等一切職務,並於7月返回美國矽谷,不再參與弘芯經營。

報導指出,武漢弘芯在收歸國有之後,其龐大債務問題仍須要面對。8月底,武漢弘芯向荷蘭ASML購入大陸唯一一臺7奈米光刻機,但還未使用就被拿去給銀行抵押品,顯見弘芯財務情況之窘迫。而針對日後如何處置弘芯資產、其園區是否重新動工等問題,武漢官方並無迴應。

另外,武漢弘芯的「爛尾」也讓許多業者應收款項恐淪爲呆帳,就連臺廠也被牽連。譬如,亞翔旗下公司承攬了弘芯的無塵室、機電系統建造工程,逾人民幣1千萬元的款項至今仍未收到。帆宣科技也因未收到弘芯尾款,傳出派人到弘芯產業園收回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