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弘芯收攤 員工遭遣散

武漢弘芯大事紀圖/摘自武漢弘芯官網

曾經作爲大陸本土半導體產業明星項目,卻在2020年爆發財務危機並被官方接管的武漢弘芯,傳出公司日前以「無復工復產計劃」爲由,要求所有在職員工在2月28日前提出離職申請。這顯示武漢弘芯逾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投資案正式化爲泡影,該案也成爲大陸激進推展半導體過程中的慘痛教訓

集微網27日援引知情人士說法表示,停擺已久的武漢弘芯已開始遣散全體員工,公司高層日前在一個240人的內部羣組中表示,「結合公司現狀,公司無復工復產計劃,經公司研究決定,請全體員工於2月28日下班前提出離職申請,並於3月5日下班前完成離職手續辦理;休假人員可於線上辦理。」

報導稱,目前武漢弘芯還有大約240名員工,公司通知並未說明遣散所有員工之後的後續規畫。武漢弘芯總經理韓曉敏則表示,爛尾晶片專案應當考慮由大陸成熟龍頭企業接手或與科研機構合作,爭取實現一定程度的回收利用

另據IT之家報導,近年中美科技白熱化,大陸着力扶植國產晶片企業崛起,期望能實現半導體產業自力更新。爲此,武漢弘芯於2017年11月成立,宣稱投資1,280億元、鎖定推展14奈米及7奈米以下邏輯工藝製程,引來各方無數關注,更被大陸政府業界寄予厚望。

2019年是武漢弘芯最爲風光的一年,人事上不僅爭取到臺積電營運長、目前身在中芯國際的業界泰斗尚義出任公司執行長,年底武漢弘芯還爲號稱「大陸唯一一臺能生產7奈米晶片」的ASML光刻機舉行盛大進廠儀式,當時現場標語還是「弘芯報國圓夢中華」,前途似乎一片大好。

然而,2020年形勢卻急轉直下,市場頻傳武漢弘芯資金斷鏈,項目爛尾的負面消息,蔣尚義則於6月辭職。同年11月,武漢弘芯被武漢市政府全盤接管,原有班底李雪豔莫森等人也宣佈退出公司經營

對此,大陸工信官員於2020年底時也批評稱,將對半導體行業加強監管,並指出業界必須兼併重組,纔能有效讓企業規模化發展並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