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過端午做香包品糉香 華醫外籍生體驗臺灣端午節文化

中華大事科大舉辦的「端午文化糉飄香」活動曾信超校長前中)與來自印尼外籍學生一起做香包、品嚐臺南有名的花生糉。(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來自印尼的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資系學生,6月5日參加通識教育中心舉辦的「端午文化糉飄香」活動,品嚐臺南有名的花生糉,並且學習端午香包製作,首次在臺灣體驗端午節習俗,學生們不僅盛讚糉子Q軟好吃,還覺得香包造型美觀味道特殊,既能驅蚊避穢還可以當吊飾,一定要好好收藏。

迎接端午節的到來,爲讓外籍學生體驗臺灣人過端午節的習俗,中華醫大通識中心特別舉辦「端午文化糉飄香」活動,邀請目前就讀數資系一年級的南向國際專班印尼籍學生,品嚐臺灣糉和端午香包製作。活動邀請民俗技藝老師金盆教導外籍生手做香包,許老師說明香包內裝填的艾草白芷蒼朮草藥可以驅蚊避蟲,因爲端午節氣正值氣候燥熱,蚊蟲容易孳生,佩帶香包除了有裝飾之美,還可以驅蚊避蟲毒,令印尼生十分新奇,個個努力裝填草藥,低頭細心縫製香包,做成吊飾。

印尼學生海菲表示,第一次學做端午香包覺得很有趣,印尼一年四季常被蚊蟲毒物侵擾,卻從不知道利用焚燒艾草、白芷、蒼朮等草藥,可以讓毒蟲遠離,這一次要把做好的香包好好收藏,帶回印尼分享家人

除了制學端午香包,校方也準備了臺南有名花生糉素糉給印尼學生品嚐,打開糉葉光聞着香味就讓學生們迫不及待想品嚐。通識中心主任王素真表示,考慮學生的宗教信仰不吃豬肉,因此準備花生素糉讓學生品嚐,沾上醬油膏一口咬下Q彈的花生糯米糉,讓個個印尼生直呼「臺灣糉真好吃!」,部分食量大的男學生一口氣吃了兩顆花生糉,對臺灣糉的美味讚不絕口。

中華醫大校長曾信超、副校長楊堉麟、孫逸民、曾泰安師長也到場與印尼生體驗做香包同樂,曾信超校長表示,端午節是臺灣的三大年節習俗之一,這些印尼學生離鄉背景來臺讀書除了學習專業課程外,體驗在地文化和風土民俗也很重要,希望參與的學生透過活動了解端午節的意涵,加深學習的印象

而除了「端午文化糉飄香」活動體驗,校方也將安排外籍學生利用端午節假期實際參觀臺南划龍舟盛況,感受端午「龍舟節」的熱鬧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