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南極洲冰層消融危機

鬆島冰川新崩解的冰山歐洲太空總署哥白尼計劃哨兵二號於二○二○年二月十一日拍攝

如果這些水全流入了海洋全球海平面估計將會上升四英尺

冰架南極洲崩裂屬於自然循環現象原本不足爲奇,但是鬆島冰川冰裂頻率愈來愈高,專家不得不提出警訊。鬆島冰川和鄰近的思偉茨冰川是大量冷凍水的入口,如果這些水全流入了海洋,全球海平面估計將會上升四英尺。

歐洲太空總署資深科學家德林克沃特新聞稿中也說,根據每天自衛星迴傳的資料氣候正以驚人的速度重新改寫南極洲的面貌

冰川是結冰河流,而鬆島冰川是南極洲最爲脆弱的一部分,自二○一二年以來,每年有五百八十億噸冰崩解。近年,鬆島冰川和其他冰川崩裂的主因是,溫暖的地下水流入了阿蒙森海灣,使得冰層自下方融化。而這又與風向改變有關,改變的風向將溫暖的深海海水推向了大陸棚。風向改變則是受到氣候變化影響

令人較爲擔憂的是,一些科學家認爲,由於幾何學上的特殊改變,鬆島冰川和思偉茨冰川變得非常不穩定,接地線(冰川、海牀與海洋相交的線)落於海平面之下,換言之,冰川十分容易受到溫暖海水的攻擊。

如果冰川在接地線上突然鬆動,水就會從冰和岩石之間滲出,這個現象會導致更厚、更不穩定的冰架,進而產生更大的冰山,最終結局則是失控的崩塌。這種狀況稱爲「海洋冰崖不穩定」,很可能導致整個西部南極洲的冰迅速融化流失。 (Madeleine Stone/呂玉嬋編譯)

(本文摘自 《講義雜誌10月號》)

《講義雜誌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