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計劃2.0 帶農村孩子真正認識農村

嘉義社區畫師團隊溪口鄉在地社區共同推動的微型創生行動「溪計劃2.0」,帶着農村孩子透過春夏秋冬四季的土地課程,真正認識農村。(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溪計劃2.0」團隊在成果展上,透過竹林意象營造星球世界,象徵每個參與溪計劃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星球。(呂妍庭攝)

嘉義縣社區規畫師團隊與溪口鄉在地社區共同推動的微型創生行動「溪計劃2.0」,帶着孩子到田裡玩土、捏陶坑燒,製成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呂妍庭攝)

歷經1年的實驗和養成,4月10日、11日,參與「溪計劃2.0」孩子和社區居民將展現他們與土地共存共生的成果。(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歷經1年的實驗和養成,4月10日、11日,參與「溪計劃2.0」孩子和社區居民將展現他們與土地共存共生的成果。(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溪計劃2.0還邀請嘉縣各地具有就地取材,以及創作功力的社區規畫師,創作了9座地景裝置作品,豐富沿線農村的地景。(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溪計劃2.0還邀請嘉縣各地具有就地取材,以及創作功力的社區規畫師,創作了9座地景裝置作品,豐富沿線農村的地景。(嘉義縣政府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溪計劃」是嘉義縣社區規畫師團隊與溪口鄉在地社區共同推動的微型創生行動,繼1.0版找回許多人對土地的認同,2.0升級版以孩子爲主體,帶着農村孩子透過春夏秋冬四季的土地課程,真正認識農村,而歷經1年的實驗和養成,4月10日、11日,參與孩子和社區居民將展現他們與土地共存共生的成果。

社區規畫師許芳瑜說,溪計劃是縣政府綜合規畫處支持的案子,1.0版團隊與社區居民回到漸被遺忘的中正老街,集結手作古董收藏和老店家,重新建構出美好年代的「生活博物館」,獲多數居民認同,但計劃走入第2年時,團隊突然發現,孩子往往在地方創生行動中被隱性了。

許芳瑜分享觀察,說很多農村孩子因升學競爭因素,失去土地陶養機會,爲此,溪計劃策畫了四季課程,帶着孩子探訪三疊溪,到田裡玩土、捏偶坑燒,到稻草堆打滾、搭獵寮等等,好玩有趣的課程,不只溪口孩子參與,連鄰近的大林鎮、嘉義市,甚至雲林縣虎尾都有學童加入。

爲呈現1年來與孩子共同進行的土地創藝行動,溪計劃團隊10日起安排一系列成果展演,包含長達7公里的「田莊野遊」,過程中將搭配孩子演出6幕穿身劇,以及在地陣頭遊西村全堂獅陣表演等,至於兒童土地創作展將在溪口舊公所,現爲溪惠民俗館展出。

另外,團隊也透過竹林等意象,營造出星球世界,象徵每個參與溪計劃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星球,並用自然物件呈現他們的特質,計劃策展黃韋維說,土地是最好的老師環境是最真的教養,希望以土地教養爲主軸體驗性活動,能讓農村成爲孩子最好的培養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