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觀察】流量圍城裡的董宇輝與周鴻禕

錢鍾書筆下的婚姻如圍城,互聯網世界裡的流量亦是如此。有人早已厭倦,不想一再被裹挾,選擇主動逃離。有人則摩拳擦掌,渴望緊緊抓住流量創造一切新的可能。

董宇輝是前者,周鴻禕則是後者。

董宇輝清空微博,準備與流量"一刀兩斷"的時候,曾經親自走進東方甄選學習網紅經濟的周鴻禕,正樂此不疲地擁抱流量,努力學習成爲一名網紅。

理解董宇輝不難。東方甄選直播的巨大成功,可歸功於主播董宇輝,而董宇輝的成功,在於其個人特色帶來的流量盛宴,這是初創電商夢寐以求的,畢竟有了流量,纔有變現的可能。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董宇輝拒絕在直播間講內衣內褲,在業務層面上,可能只是一次短小的插曲。但在不少粉絲看來,主播哪有什麼理由拒絕。

坦白說,被巨大的流量推上舞臺中央,董宇輝註定不能再做董宇輝。

董宇輝和東方甄選過去在微博熱搜獲得了大量公域流量,圈到了不少粉絲,是"公域話題廣場"的受益者。

反過來看,在董宇輝堅持的"真誠、心口如一"的人設面前,這些流量也可能是另一種傷害。

理解周鴻禕也不難。對於360這樣的企業,流量是奢侈品。

不僅因爲流量自身變少、變貴、質量下降,被圍困的企業既逃不過互聯網時代下的流量規則,又無法通過有效的流量手段滿足營銷需求。

傳統業務走向瓶頸,一個老牌互聯網企業等待第二春,二次創業需要曝光度、人才、資本。廉價甚至免費的流量,對周鴻禕來說太寶貴了。

董宇輝的流量故事,是給想做網紅的企業家一面鏡子。成爲董宇輝之後,與設想最不同的是,點擊購物車不僅有"額爾古納河右岸",還有推都推不掉的內衣內褲。

流量帶來的"必承其重",無論是專注文旅還是成立工作室,只要東方甄選電商的裡子去不了,董宇輝就擺脫不了。

所以,流量圍城裡,企業家要不要做網紅?這個問題不單是個人的選擇問題,而是企業家與企業的相得益彰共生問題。

企業家在創業和經營企業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與人格魅力,這些原始積累表現爲鮮明的個人特色,都是他們成爲網紅KOL的先天優勢。

但和單純的網紅不同,網紅企業家還有身後的企業。企業家做網紅,用一種互聯網時代的創業思維賦能企業,將企業人格化,打造企業IP。

這個IP可以鮮明如CEO馬斯克,也可以"大嘴"如高管餘承東,但無論是誰,他們在流量場如魚得水,核心是特斯拉和華爲真的能打。

"紅衣教主"也好,物理老師張朝陽也罷,流量帶來的未必都是他們想要的。而360和搜狐真正想要的,網紅企業家們得到了嗎?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