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籤令 拓展國際軍事合作

大陸官媒19日宣佈,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已於日前簽署命令,發佈《國際軍事合作工作條例》(下稱《條例》),並自3月1日起實施。大陸軍事專家就此受訪時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後中國迎來了國際合作機遇期,在國際軍事安全合作上也是如此,現在發佈的《條例》爲中國拓展安全合作有了法律依據,也向國際體現中國的軍事透明化

新華社報導,《條例》共8章48條,是解放軍開展國際軍事合作工作的基本依據,明確了國際軍事合作工作的主要任務和合作領域,確立了國際軍事合作工作規畫計劃、風險管控、工作保障以及檢查評估等制度,規範了實施國際軍事合作的程序和方法;對「建立新時代國際軍事合作格局,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促進國際和地區和平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高級研究員王雲飛20日受訪時表示,《條例》旨在讓中國海外軍事行動更加合理、透明化,相關內容過去就有遵循,但一直在增補修訂,以完善解放軍在國際軍事合作領域的法律基礎。過去解放軍在海外進行人道救援維和行動由於缺乏相關法律依據,常成爲外界攻訐對象

王雲飛說,川普下臺後,中國迎來拓展國際軍事合作的機遇期,拜登政府開始重回拉攏盟友、國際合作的軍事外交路線,不但重新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巴黎協定》,還撤銷了對伊朗聯合國制裁,中國在其中都扮演重要的合作角色;而隨着大陸運-20遠程運輸機產量的增加,及大型海上平臺技術運用。這些都是各國所需求的資源及技術,接下來在國際軍事合作上,中國也將承擔更多大國責任

北約已於近日決議遏制中國崛起。北約秘書長史託騰伯格於17日表示,歐洲和美國應當捍衛現有世界秩序,中俄正試圖改寫規則來滿足自身利益,中國的崛起可能給盟國集體安全、繁榮及生活方式帶來影響。因此北約應當深化與夥伴國家、澳洲及日本的合作。俄羅斯智庫政治資訊中心主任穆欣表示,北約成員國在該會議上首次討論了「遏制中國政策」,手段將包括在中方海域邊界附近設置、修建軍事基地,或維持北約海上力量在該海域長期存在,並煽動其鄰國(如印度)發起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