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視察寧波港口 力拚穩定全球供應鏈

習近平視察寧波港口。(圖/新華社

中共書記習近平29日到浙江寧波視察,這是疫情發生兩個多月以來,習首次非以防疫重點外地考察,也傳達穩定全球供應鏈和重視復工復產態度大陸官媒央視分析,習近平考察了寧波舟山港,該港吞吐量全球第三,在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視察的機械模具公司,早在2月中就恢復到80%產能,分析稱,習的寧波之行,傳遞的是「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的信心

習近平抵浙江的第一站是考察寧波的舟山港,他冒雨撐傘考察,央視評論稱,這一幕恰似七年前他在武漢新港考察。

央視分析,29日的寧波行,是習近平十八大以來第五次到訪浙江,習曾浙江省委書記,在2016年9月的杭州G20峰會上,習就曾表示「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個年頭,熟悉這裡的山水草木、風土人情,參與和見證了這裡的發展」。

而舟山港就是習任內推動的建設,2005年12月20日,習在寧波-舟山港管委會掛牌儀式上說,港口建設將是浙江省經濟發展中的大手筆,港口建設的重點在寧波、舟山港一體化。

舟山港去年完成貨物輸送量11.2億噸,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輸送量2753.5萬標箱,穩居全球港口第三位。報導指,港口在習近平心中始終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武漢新港、重慶果園港、廣西鐵山港上海洋山港天津港、斯里蘭卡可倫坡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無論國內國外考察,都特別重視港口。

分析指,港口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在全球港口貨物輸送量和集裝箱輸送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均佔有7席。由此可見,港口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都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

習近平日前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通電話,就提到要確保全球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

此外,習視察的另個單位,是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2月11日收到復工申請批覆,2月17日恢復到正常產能的80%,目前已全部復產。115名員工中除2名湖北籍員工之外已全部恢復在崗作業。也傳達了對復工復產的重視。

該分析引述習視察說的話,「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認爲寧波之行傳遞的是「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