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再生能源多頭號角響起
全球對於再生能源需求逐漸增加,主要經濟體紛紛將綠能視爲國家主要政策之一,而擁有完整產業鏈的臺灣,廠商有望將隨着綠能滲透率提升迎來成長。
文/吳旻蓁
時序邁入盛夏酷暑,氣溫持續飆高,推升全臺用電需求導致用電量大增,在歷年用電量排名前五高之中,今年七月十四、十三及二十日的用電量就包辦前三名,用電量大幅增加掀起市場對於再生能源的期待。此外,國際品牌廠如Google、蘋果等都已陸續重視供應鏈綠電使用的比例,像是蘋果二一日晚間發表的《二○二○年環境進度報告》中就承諾,要在三○年前對整體公司業務、製造供應鏈和產品生命週期實現碳中和,簡單來說未來售出的每臺iPhone、Mac等Apple設備都會達成零氣候影響,可見市場對於再生能源有着強大的需求。
再生能源已成全球共識
推動能源轉型與再生能源發展可以說已成爲全球共識,像是歐盟去年底就提出「綠色政綱」(Green Deal),誓言要在二○五○年前達到溫室氣體零排放,而今年的歐洲經濟復甦計劃,也指出必須以「環保節能」作爲經濟復甦主軸;中國也表明未來不會再仰賴過去的基礎建設投資以刺激經濟復甦成長。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將綠能作爲主要政策下,臺灣也不例外,目前政府訂定至二○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將提升至二○%的發展目標,其中,太陽能光電裝置容量預計達二○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則預計達五.七GW。
因此今年國內企業也吹起一股綠電風潮,五月首波民營綠電自由買賣,已透過經濟部標檢局的綠電憑證交易平臺完成,包括臺積電、連接器大廠正崴、電子紙大廠元太等紛紛加重採購綠電力道。像是臺積電就表示至二○三○年,全公司生產廠房二五%用電量及非生產廠房一○○%用電量均達成使用再生能源,且更將以全公司使用一○○%再生能源爲長期目標,進而推升綠電概念股像是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相關個股在多項題材發酵下,躍居盤面另一焦點。
臺灣西岸的風能天然資源豐富,夏季有強勁的西南氣流,冬天則有東北季風,根據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研究指出,全球風況最好的前二○處觀測地,光是臺灣臨海就佔了十六處,可以說是擁有適合發展離岸風電的地理優勢,也就是這個優勢,讓達德能源、沃旭、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等衆多國際離岸風電大廠爲搶攻亞洲市場,紛紛來臺插旗佈局。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推動產業的同時,也希望能將技術根留臺灣,因此自一八年起,就透過離岸風店遴選,逐步拉高國產化比例,已醞釀出水下基礎、塔架與風機零組件等產業鏈,據悉,目前已訂定二七項國產化項目,未來經濟部能源局也有意將工程設計、水泥、海事船隻等納入國產化項目中,等於是爲臺灣廠商建立穩定的營運動能。
在政府積極推動離岸風電發展下,法人看好,隨着全球風電商機迎來爆發成長期,將成爲風電族羣長期的成長動能,因此相關概念股包括鋼材的世紀鋼、中鋼,海事工程的臺船,鑄件的永冠KY,發電機的東元、臺達電,葉片的上緯投控,電力工程的中興電,連接線材的信邦等廠商,未來業績將不看淡。(全文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