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中強美弱 汽車股別抱錯!
中、美兩國分佔全球汽車銷售前兩名,今年以來卻是呈現兩樣情,不只反映在相關零組件的營運上面,且受到匯率波動的衝擊,短線對於族羣財報的影響更需要留意。
【文/吳冠徹】
在一片低速走升的景氣中,汽車產業近期成爲少數亮點,主要來自於中國車市的成長挹注,帶動全球九月汽車市場經季節性調整年化銷售率來到七八○○萬輛。除了整體第三季年增幅度十六.二%,累計前九月幅度高達二七%,銷售量更創下歷史新高的水準,同步彌補了美國車市目前欲振乏力的情況,且在各零組件供應鏈因客戶地區、屬性的差異下,中美車市不同步,今年以來也反映在各家公司營運之上。
中國自從二○○八年以後各種刺激政策的推行,汽車銷售量從○九年開始超越美國坐穩全球第一大市場的寶座,產銷結構的任何風吹草動,對於整體產業的變化及氛圍具有極大影響力。因此,依靠政策作爲扶植產業手段的中國,當外在需求無法再支撐GDP高速成長率的環境,內部消費的刺激方針由於人爲可控,成爲官方最常見的手段之一。
中國車市獨挑大樑
特別是,汽車產業由於各大零組件繁瑣,且要求產品須具備高品質、耐用與安全,對於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來說,技術升級上的推波助瀾有一定的效益存在,觀察全球各大強國包括美、日、德的汽車產業發展卓越可以一窺。因此,對於中國來說扶植自己的先進產業一直是政策態度的核心,所以擁有龐大人口消費資源即成爲支撐產品需求最大的後盾。
中國汽車業的發展一邊引進外資業者成立合資品牌,並透過技術的交流,陸續組成了本土的自有品牌,同時在金融海嘯後百業待舉,開始透過購買補貼挹注資源活水帶動整體銷售的顯著成長,加上當時的美國市場同步從銷售低點回升,中、美兩國的攜手合力,伴隨着各國央行所營造的低利率環境下,引領了車市走向多頭數年的動力。
然而,利多的效應在需求逐步飽和,且美國聯準會啓動升息腳步的影響,繼去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出現疲態之後,美國市場今年以來也見到放緩跡象。尤其是即便車商在九月積極推出促銷方案,每輛車促銷花費平均達三八八八美元,不僅較去年同期高出四○○美元,也超越○八年十二月的最高金額,依然無法扭轉車市銷售連兩個月衰退的情況。
所幸來自中國的政策的關鍵救援,去年十月起推出的一.六公升排氣量以下汽車購置稅減半的利多政策,不僅再度將中國車市拉回一定程度成長的軌道,也彌補了今年美國車市表現不佳的困境,粉飾了汽車產業的榮景。甚至在購置稅補貼將於年底截止的預期心理,搭配上近期中國房價大漲的財富效果,中國銷售數據亮眼,推升全球九月汽車銷售創下歷史新高。(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90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