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今年將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深化與中東等地交流引導國際資金投向內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冰琪 香港報道

首屆“香港綠色周”(Hong Kong Green Week)2月26日正式啓動,中國銀行(香港)28日舉行了香港綠色周亞太區氣候業務論壇特別活動“合作與創新-推動中國可持續金融發展”。

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助理總裁(外事)許懷志在論壇中表示,香港是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國際化的投資者。今年金管局將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提升完善市場的生態,採納國際認可的監管標準,在政策層面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投入,希望可以引導國際投資者投資內地的優質的綠色項目,助力內地的經濟低碳轉型。

金管局一直深入與內地的合作,許懷志指,自2021年起,深圳市人民政府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在香港共計3次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包括綠色債券、藍色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總額達150億元人民幣。

他提到,2022年,在香港安排發行的280億美元綠色債券和可持續債券中超過八成由內地機構發行。此外,2022年,香港金融管理局與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及香港交易所合作發佈了《內地非金融企業赴香港市場發行綠色債券流程參考》,爲內地企業赴香港發行綠色債券提供了操作指引。

許懷志進一步表示,引導國際資金投向內地,離不開與國際投資者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金管局一直充分利用各類平臺,加強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包括加強與中東地區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交流等。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政策研究司原一級巡視員葉燕斐表示,對於內地發展可持續經濟來說,應加大對“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的支持力度。“新三樣”目前已經是中國在全球的一個名牌,內地的金融機構應順應趨勢,進一步與企業合作,推動“新三樣”的發展。

香港綠色周旨在促進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討論,併爲本地可持續發展活動提供平臺。活動內容包括一系列主題演講、專題討論、圓桌會議及專家解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