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出海“王者”,泡泡瑪特攀上2000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易佳穎 北京報道“很多人老覺得我們是一家新的公司,但實際上泡泡瑪特今年都15年了,也挺長時間。”3月26日,泡泡瑪特董事長兼CEO王寧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但我們還可以保持很好的活力。LABUBU也一樣,很多人也認爲LABUBU是怎麼橫空出世的,但明年是LABUBU十週年,後年是MOLLY二十週年,是不是也比大家想象的時間都長?”
時光是最好的見證者。當王寧再次出現在衆人面前時,他整個人都散發着一種從容的氣場,言談間神采飛揚,甚至透露出幾分少年般的意氣風發。面對曾經遭遇的質疑,他用了一連串排比來回應:“我們證明了這不是一陣風的品類,我們證明了我們具有IP孵化的能力,我們也證明了通過我們的運營,IP可以有很長的生命力……”字字句句,都彰顯着沉澱後的自信與篤定。
曾經的豪言壯語,如今都化作了閃亮的成績單。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30.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6.9%,經調整淨利潤34.0億元,同比增長185.9%。
“2024年的增長是超出我們預期的,其中有我們努力的原因,也有幸運的因素。回過頭來看,2020年我們剛IPO的時候,有兩個核心戰略,國際化和以IP爲核心的集團化。近兩年尤其是去年的增長,最核心的原因是國際化戰略的成功。”王寧在業績溝通會上表示,預計2025年泡泡瑪特的整體營收將達到200億元,其中海外業務將衝刺百億元。
3月27日,泡泡瑪特股價持續拉昇,截至收盤,股價153.70港元,漲幅超9%,總市值達2064.1億港元。泡泡瑪特市值在經歷上市高點後進入下跌區間,如今再創歷史新高。
“很少有公司,上來就是千億市值,而跌下來,又能再漲回去的更少。”王寧表示,“任何企業都要經歷週期,也都要經歷冬天。這個過程會幫助我們有更深刻的思考。”
用產品做IP
從區域來看,2024年泡泡瑪特中國內地業務營收79.7億元,同比增長52.3%。其中線下收入爲人民幣45.26億元,同比增長40.8%;線上收入同比增長76.9%至26.97億元。
2024年,泡泡瑪特在內地淨增38家線下門店,門店總數從去年底的363家增至401家,機器人商店新增110臺,機器人商店總數從去年底的2190家增至2300臺。線下門店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43.9%,機器人商店收入7.0億元,同比增長26.4%。
業績背後是IP孵化與運營,2024年,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四大IP實現營收破10億元,DIMOO WORLD、HIRONO、Zsiga、PUCKY、HACIPUPU等13個IP實現營收破億元。其中,THE MONSTERS成爲現象級超級IP,營收達30.4億元,同比增長726.6%,經典IP MOLLY還持續打造出SPACE MOLLY、 ROYAL MOLLY、BABY MOLLY等形象,營收20.9億元,同比增長105.2%。
“IP的生命週期取決於你對他持續的投入,當然這個投入是可循環的,健康、正向的。”王寧分析道,關鍵在於,大家能不能找到早期成功的指標,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更加核心的地方去。“相比迪士尼,早期通過電影去孵化一個新的IP,可能是一兩億美金的投入,四五年的時間,再去反觀成不成功,或者繼續再投入,但我們會快很多。”
他進一步解釋道,“我們也儘量把資源切碎,相當於抖音一樣,無論是營銷資源、供應鏈資源,還是產品開發資源,以最快速度發現這個IP是不是值得去給他更多資源,所以你會發現每年IP排名都是變的。”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泡泡瑪特首次拆分四大品類,財報顯示,全年手辦營收69.4億元,同比增長44.7%,佔比降至53.2%;毛絨實現爆發式增長,營收28.3億元,同比增長1289%,收入佔比21.7%;MEGA營收16.8億元,同比增長146.1%;衍生品及其他營收15.9億元,同比增長156.2%。
對此,泡泡瑪特首席運營官司德解釋道,“泡泡瑪特走的路徑不一樣,我們是靠產品去做IP的。產品和IP同樣重要,毛絨其實也不是去年纔開始做的,而是更早的兩年多前。但直到搪膠毛絨的出現,在那一刻大家都覺的這事對了。這其中最難的其實是供應鏈,從去年二三月份月產能30萬隻左右,一直提到現在月產能將近1000萬隻,這不是一個正常企業能夠經歷的曲線。”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的新業務佈局正在加速推進。旗下首飾品牌POPOP接連在海外開出第二、第三家門店。此外,HIRONO也在全球各大城市開設了小野IP生活方式快閃店,標誌着品牌正從單純的潮玩IP向生活方式品牌成功轉型。最新財報顯示,這一戰略轉型成效顯著,2024年HIRONO實現營收7.3億元,同比增長106.9%。
在王寧看來,“我們這個公司可能起起落落,時而大,時而小,但我相信泡泡瑪特會是活的最久的一家公司,因爲MOLLY再過五十年也還是一個五六歲的小朋友,IP生命週期一定是非常長的,就像Hello Kitty、米老鼠等。”
“我認爲商業最核心的三件事情是:生產力、生產關係和生產資料。過往,很多企業是聚焦生產力,獲得了大的提升和成功。但現在生產力已經卷的不能再捲了。”王寧解釋道,“而好的設計,比如IP,是新的生產資料,可以爲原有的產品注入新的價值,從而脫離生產力的競爭維度。生產關係也一樣,我們跟很多藝術家的關係不是僱傭關係,而是分成合作關係,他們就可以獲得更好的報酬,我們也可以簽約到世界各地更好的藝術家。”
席捲海外
從數據來看,泡泡瑪特已成功實現“海外再造一個泡泡瑪特”。
2024年泡泡瑪特海外市場延續高增長態勢,港澳臺及海外業務營收50.7億元,同比增長375.2%,收入佔比提升至38.9%。對此,泡泡瑪特國際業務總裁文德一直言,“海外市場還是起步階段,比如美國和歐洲地區,我們都是剛剛起步,還有不少待開發的市場,中東、中美和南美等都是巨大的市場,也是極具未來潛力的市場。”
2024年,泡泡瑪特在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意大利、西班牙五個國家開設了首家線下門店,同時在全球多地的地標性位置如曼谷最大的購物中心MEGA BANGNA、越南巴拿山樂園、英國牛津街、美國聖地亞哥等地成功開設了特色主題店與旗艦店,進一步增強了國際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泡泡瑪特首次將海外業務劃分爲四大區域。其中,東南亞市場營收24.0億元,佔比47.4%,同比增長619.1%,是四大區域中收入佔比最高以及業務增速最快的區域。東亞及港澳臺地區營收13.9億元,收入佔比27.4%,同比增長184.6%;北美市場營收7.2億元,收入佔比14.3%,同比增長556.9%;歐澳及其他市場營收5.5億元,收入佔比10.9%,同比增長310.7%。
“剛出海的時候,被問的最多的是,海外是不是國人跑出去買,現在反過來被問,今年國內銷售是有多少外國人跑來買的。”王寧說道,“不僅是東南亞,我們也有信心,單北美市場就可以達到2020年整個集團收入的突破。整個海外增速可以持續超過100%,海外營收有信心過百億,成爲集團核心的業務推動力。”
2024年泡泡瑪特海外市場線上渠道全年營收14.6億元,同比增長834%。其中,海外官網收入佔比最高,營收5.3億元,同比增長1246.2%;Shopee聚焦東南亞多個國家,營收3.2億元,同比增長656.0%;TikTok平臺渠道增速最快,營收2.6億元,同比增長5779.8%。
王寧坦言,“實際上,2024年12月,海外的節日季,我們海外業務已經在整體業績中佔比超過50%,但是財報是一個全年的收入。我們預計今年海外還是快速增長,本來是大概率今年海外會超過50%佔比,但確實一季度國內的增長也很好,這也是超出我們預期的。”
這頗有幾分“凡爾賽”的煩惱,說罷,王寧自己也笑了,全場一陣歡笑。“我其實是一個P人,我更多的還是喜歡一些戰略上的思考,我的OKR應該是,真正有一天成爲世界的泡泡瑪特。”王寧表示,“我個人去年40%的時間都在海外,我想新的一年也依舊是,今年我們整體的方向叫‘品牌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