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巨蛋重啓萬人演唱會門票秒殺 入場防疫策略登上《時代雜誌》

工作人員入場宣導出示身分證或申請隨行碼已完成實聯名制入場。(圖/臺北政府提供,下同)

記者黃巈禾/臺北報導

場館解封之後,臺北小巨蛋主場館於8月8日至9日率先舉辦萬人演唱會,其防疫作爲登上國際版面美國時代雜誌大讚臺灣藉由邊境管制、隔離措施等防疫政策,成功控制疫情,現在逐漸放寬政策,小巨蛋舉行解封后的首場大型演唱會也完美落幕。

美國《時代》雜誌報導,由於疫情因素,造成全球許多藝文活動如演唱會及音樂會等改變過往型態轉型成虛擬辦理,若要回歸實體活動仍需取決於疫苗問世之時;而臺北獨步全球,領先佈署實體展演之防疫策略,於8月初小巨蛋舉行解封后的首場大型演唱會,超過一萬多人次進場參與,歌迷朋友盡力配合防疫政策,如配戴口罩、進場登記時實聯(名)制以及測量體溫酒精消毒,讓世界見證臺灣的防疫成效。

▲工作人員掃描隨行碼以進行實聯(名)制。(圖/臺北市政府提供)北市府表示,臺北市於場館逐步解封時,即由資訊局建置統一之實聯(名)制系統以供臺北市所屬場館使用,有別於由場館各自收集民衆入場之個人資料作法,臺北市實聯(名)制系統提供場館人員管理用之APP,工作人員使用APP掃描民衆的身分證或民衆申請之myCode隨行碼,即時將資料上傳並統一加密封存於臺北市政府雲端資料中心,以達成中央實聯(名)制之要求,資料保存期限也配合中央,超過疫調所需的28天后即刻刪除,民衆對個人資料保護可更安心,也減低資安風險。北市府指出,臺北捷運公司與臺北小巨蛋更配合中央及市府防疫政策超前部署,爲兼顧個資保護與疫調需求,與臺北市政府資訊局合作,由原實聯(名)制入場系統進行功能擴充,獨創全臺大型場館實聯(名)制系統與入場控管流程觀衆入場時工作人員將進行兩步驟資料掃瞄,先使用APP原功能掃描觀衆的身分證(或myCode隨行碼)、同時加掃此觀衆之門票上QR CODE以便紀錄觀衆的座位。在此係統化的資料管理與資料安全保護之下,倘若未來政府有疫調需求,由系統可即時取得所需資訊並降低大規模疫調衍生之社會成本

▲工作人員掃描門票之QR CODE以記錄觀衆座位。(圖/臺北市政府提供)

北市府提到,臺北小巨蛋也設計了嚴謹的入場控管流程,首場演唱會設置五道關卡,民衆進場前將嚴格把關,首先,工作人員將協助檢視是否有攜帶身分證或隨行碼(myCode);第二,透過場館實聯(名)制登錄APP掃描身分證或隨行碼記錄個人聯絡資訊,以及加掃入場券QRCODE記錄座位;第三,測量體溫、手部酒精消毒以及檢查口罩之配戴;第四,撕票券入場;最後爲禮品贈送(首場主辦單位贈口罩和酒精拭布)。而活動當日現場也加強宣傳,於捷運站採光罩、場館周圍各出入口、壁面都可看到申請隨行碼之文宣,現場還有穿着隨行碼的工作人員協助申請,以使整體防疫入場流程能更加順利。

▲工作人員換上恐龍裝加強防疫宣傳。(圖/臺北市政府提供)北市福提及,感謝所有觀衆配合防疫措施,臺北小巨蛋針對觀衆接觸較頻繁區域,加強消毒頻率,並於每場活動結束後,進行觀衆席全區清潔及消毒。從事前的宣傳到活動結束散場,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滴水不漏,只爲讓觀衆能安心觀賞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