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舉動就能溫暖新住民的心 帶本「看不懂的書」回臺灣

書櫃上各式各樣語文書籍,都是透過旅客帶回臺灣原文書籍。(圖/記者陳睿中攝,以下同)

記者陳睿中/新北市報導

旅客出國喜歡攜帶的紀念品,最常見的就是食品、藥物、服裝等用品,但是卻鮮少有人會帶書籍回臺灣。畢竟「在外國買的書又不是印中文,我又看不懂!」但其實旅人口中「看不懂的書」,其實不僅是一份最棒的紀念品,更可以成爲文化交流的絕佳管道。

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在臺灣外裔外籍配偶、外籍移工等新住民,總數已約超過100萬人。這些來自各地的新住民,不僅爲臺灣帶來實質的幫助,更讓臺灣匯萃更加豐富的外籍文化。

書店牆壁上除了有各國的國旗彩繪外,還有許多民衆的心得留言。

但是,礙於臺灣常缺乏東南亞語系文學作品,因此有些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來臺之後,僅能前往大型書局圖書館纔有機會閱讀到自己故鄉的文字,對於部分新住民而言着實不便。

因此在2015年初,一羣熱血的年輕人便在新北市中和區,成立一間以東南亞爲主題的書店「燦爛時光」,並且透過「帶一本看不懂的書回臺灣」活動,擴大店內的藏書,讓更多新住民有機會在他鄉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藏身於巷弄間的燦爛時光書店。

燦爛時光的創辦人之一,是曾經擔任過四方報的前總編輯張正。過去張正長期關注東南亞新住民的生活權益,因此發起過「帶一本看不懂的書回臺灣」活動。希望廣招前往東南亞旅遊的旅客,在逛街、購物時,可以順手帶一本當地的書籍回臺灣。不用太厚、不論類別新舊,只要是當地的原文書皆可,縱使內容可能是臺灣民衆看不懂的越南文、泰文書籍,但對於在臺的新住民而言,旅客的「舉手之勞」,都可以帶回自己最思念的故鄉味、故鄉字。

▲爲了方便旅客幫忙帶書,店內也有多國語言的帶書教學文。

在經過衆人的協力之下,「帶一本看不懂的書回臺灣」全臺吸引了許多旅人的協助,活動創辦至今,已經增加了許多收書地點,書店內的藏書也越來越豐富。目前在書店內的藏書,以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地爲衆,店內工作人員也笑稱「封面的字都看不懂,所以很難整理跟歸檔」。但是他們都知道,這些「看不懂的書」,其實是每位新住民手中的瑰寶,更是來自於各地「帶書者」的熱情。

▲書店二樓除了展出新住民畫作,也可當作講堂使用。

除了書籍的來源與衆不同之外,比起一般的書店及圖書館,燦爛時光最「奇怪」之處,還有借書流程。民衆若要借書,不需要租借費用,但是要先支付書籍的原價金額做爲押金,當歸還書籍之後即可取回全部押金;若是從海外而來的書籍,則是以定價+海外運費估算。

另外,爲了考量到每個人經濟能力與閱讀的時間,因此店內奉行「三不一堅持」的政策。所謂的三不,就是不同於書店,店內書籍只借不賣;不同於圖書館,不限制借書時間;不同於租書店,全額退還押金。而且店內所有的書籍,都開放讀者在上面畫線、做標註,甚至可以批寫心得,希望藉由交流的過程,讓前後任讀者可以感受彼此的溫度。

▲來自東南亞的原文書籍,是許多新住民的精神食糧。

三層樓的書店空間內,一樓陳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二樓則是講堂教室,三樓則是東南亞語言學習中心。在店內的每個小角落上,處處都有着來自世界各國的巧思:牆壁上繪製着泰國、汶萊等地的國旗、大象木雕,以越南當地333啤酒罐所製成的棒球帽…每個元素都可以看見豐富而具活力的新住民故鄉文化。在假日的午後,除了看見有人來借書之外,有時還可遇見幾名露出害羞笑容的民衆,登上二樓準備參加講座

▲書店內許多陳設物品,也帶有濃厚的東南亞情調

下次前往東南亞地區旅遊時,不妨在行李廂內多留一層薄薄的空間、帶本「看不懂的書」回來,或許這份用心,將會成爲某位新住民心靈上最大的禮物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地點: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聯絡電話:02-2943-5012營業時間:14:00~21:00

上班、上課超級悶,好想旅遊去?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帶你一起鍵盤旅遊→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