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迴歸400例引爆網友炸鍋 蔡明忠批:根本在美化數字

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主委蔡明忠。(黃福其攝)

指揮中心今天宣佈新增721例本土確診個案,其中有400例爲校正迴歸上週各日個案,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主委蔡明忠表示,實際上就是算爲今天確診數字,回填之舉就是美化數字,他認爲,中央統一公佈篩檢陽姓到PCR確診的相關隔離配套,並依實際狀況滾動修正因應未來疫情爆發,縣市政府應確認優先徵收的醫院預做準備。

蔡明忠說,臺灣曾經是上半場防疫楷模」,但因爲防疫戒心降低、民衆輕鬆面對,更因綠委範雲提議放寬機組防疫措施居家檢疫3天再自主健康管理11天」引狼入室,使得臺灣面臨今天陽性個案暴增的窘境,他不禁要問,臺灣到底怎麼了?

蔡明忠質問,蔡政府華麗詞彙無法讓民衆安心,數字的多寡只讓人心寒,政府要告訴大家未來怎麼做?除了一再強調的「不接觸」、「要隔離」都沒有了嗎?如何篩檢?用什麼篩檢?政府過去一直反對「普篩」、現在一樣反對嗎?仍然不執行嗎?

蔡明忠表示,CPR篩檢速度慢,經過一年多全臺檢量能仍然嚴重不足,做完篩檢回家等候2到3天才知道結果,讓民衆焦急如熱鍋上的螞蟻,是否需要加上抗原蛋白的快篩嗎?15分鐘就可以給民衆一個初步的安心?還是快篩加上PCR纔是王道

蔡明忠說,在此人心徨徨、陽性個案暴增的同時,他建議第一步使用快篩,如果快篩陽性、再測CPR並先送防疫觀察;如果是陰性且沒有症狀,請自主健康管理、做好防疫守則

蔡明忠指出,陽性個案的後續管理與診療也是重點,經醫師判定爲無慢性疾病感染者、無症狀的感染者、病毒傳染力弱的輕症感染者,不必進入醫院治療,在強化版的集中隔離所,由醫療團隊觀察病情、守護隔離14天。

蔡明忠疾呼,各地應設立「集中醫院」,專責治療需住院的有症狀感染者,集中管理便於控制疫情與精準掌握,纔不會耗盡醫療人力;快速找出陽性個案、分艙分流管理治療、保存醫療戰力是對抗疫情的不二法門,當然如何快速全民接種疫苗,更是政府責無旁貸的最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