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階層分級:以前不懂東北,現在共情東北,以後都是東北

曾經有個朋友跟我說。

如果你在東北生了個兒子,並且這個兒子還考上了公務員,那就可以在街上橫着走了。

當時的我並不理解這其中的深意。

以前確實不懂東北

我身邊很多東北朋友都非常癡迷於考公務員,我對此非常不理解,後來在聊天中我得到了答案。

東北人對於進入體制內的渴望,在很多年前就已經形成。

並且在經過幾代人的傳承之後,至今仍然影響着後代。

東北地區在社會變革期間曾是國家工業化和發展建設的重點地區。

其早年接受的計劃經濟政策使得大量人才從國家或集體招募體制中嶄露頭角,並保持一些特權。

例如,某些機關、學校或研究組織對真正需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的職工採取“空崗一任”的方式來留在原單位工作。

而這個機制恰好鼓勵了一部分人力資源投向體制內。

當時的西安航空學院(現爲西北工業大學)便是典型的例子:

與許多其他高校不同,它始終保持軍隊管理模式,因此相比於其他重點高校,享有更多保護福利。

加之它在當時的高等教育體系中具有較大地位,所以職工們選擇了留在那裡工作。

這種制度下資格與地位的特別輸送,成了東北人癡迷於“進入體制”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此外,東北地區工薪階層較爲穩定並具有一定收入水平。

由於國企在90年代後期面臨大規模裁員和改革,許多職工會選擇流浪他鄉尋求機會以承擔家庭經濟負擔。

然而,在逐漸走向市場化之前,成爲國企員工享受極端穩定經濟來源的信念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明顯。

此外,合法地享受各種政府福利,如優惠貸款、住房等方面支持也是當年東北省民非常看重的。

進入體制內的目標還有一部分來自於當時的文化氛圍。

東北地區的社區意識較強,屬於儒商傳統社會結構中的一個特殊羣體。

在舊制度下,官僚階層常常被賦予珍貴的權力和地位。

從而使得東北人培養出一種尊重體制和官僚精神的價值觀。

爲體制內提供了一個穩定、舒適、規範化的工作環境。

這傳統社區中崇尚安逸和保護氣質的原則是相符的。

現在共情東北

“拼命進入體制”是當時東北人的一種自救途徑。

90年代末期,中國的經濟處於轉型期,東北地區也不例外。

但是,由於歷史原因,東北地區的工業化水平高且發展曲線陡峭,使得產能過剩、重複建設和低效率等問題日益突出。

同時,這一時期全國性債務危機使得中央政府無法繼續向地方政府買單。

因此,東北地區開始了一場空前規模的下崗風暴。

在這一時期的東北地區,以大型國有企業爲代表的傳統制造業成爲潛在的下崗主體。

據統計,僅遼寧省下崗人數就達到了190萬人以上,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全國下崗人數總和。

整個東北地區幾乎所有的城市都受到了下崗潮的衝擊,形成了“血雨腥風”的局面。

正如《鋼的琴》這部影片中所描述的國企改革帶給陳桂林的命運轉折。

陳桂林和他的工友們都是擁有過硬技術的工人,下崗使他們失去了工人身份的榮耀。

開始以做小買賣、打零工甚至是賣淫的方式艱難生存,維持生計。

下崗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羣中年人不僅要面對贍養老人和撫養孩子的壓力,還要面對婚姻危機。

總之,90年代末期東北下崗潮,給政府、企業、個人造成了極大的壓力。

也難怪東北人如此癡迷於公務員這一“鐵飯碗”。

以後都是東北

然後不僅僅是東北,現在考編考公的熱潮已經飄向了全國。

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背景下,考編考公逐漸成爲年輕人求職的主流選擇之一。

隨着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增多和就業市場的廣泛開放。

考覈體系更加完備的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崗位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

與此同時,歷經蕭條的資本市場導致許多私人企業被迫裁員或關閉。

這也助推了考取事業單位及公務員的熱潮。比如2018年,遼寧省某市某公安機關海選百名“千里馬”。

在報名截止後不到24小時內就收到了超過6000份簡歷。

可以看出崗位競爭對於基層崗位已經說是相當激烈。

考編考公被認爲是一個保證穩定的職業選擇。

相較於其他行業,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具有更好的福利待遇、長期穩定的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前景。

並且有明確的晉升通道和內部競爭機制。

如此環境下,你我,皆爲“東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