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淑薇事件 彭臺臨:父掛名、實際教練不同的弔詭狀況

▲前體育署副署長彭臺臨資深球評李亦伸寰宇主播志豪、ET體育中心記者杜奕君上《ETtoday東森新聞雲》直播節目雲端前線」。(圖/直播畫面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我國網壇好手謝淑薇在2016里約奧運前夕,爆出退出國家隊的議題,但放眼臺灣體壇,諸多類似情勢已屢見不鮮。《ETtoday東森新聞雲》直播節目「雲端最前線」30日邀請體育署前副署長彭臺臨、資深球評李亦伸共同探討,臺灣當前的體育問題

在謝淑薇的事件方面,彭臺臨表示,其實在2014年仁川亞運時就已經出現了,當時就告訴她不要去比賽了,「那時候我還是官員,甚至告訴她連奧運也不要參加了,我們應該要從制度問題來談,國家隊當然要搭配最強的戰力,當時候的目標是4面金牌,但最後兵敗如山倒只拿了1面」。

對於謝淑薇事件,彭臺臨說,當時亞運教練掛的是父親名字,但是真正指導的教練是澳洲教練,在征戰冠軍戰的時候,她父親是不敢上去指揮的,出現了掛名跟實際指導教練不一樣的弔詭狀況

彭臺臨說,在亞運回來之後,就強勢要求改革,當時男子網球好手盧彥勳拿下奧運資格賽,他的教練是德國教練,報上去就應該是他,「國家隊應該要有國家隊的制度,one country one team」。

▼前體育署副署長彭臺臨上《ETtoday東森新聞雲》直播節目「雲端最前線」。(圖/直播畫面)

對此,李亦伸也持相同看法,不過強調不應該只提謝淑薇個人事件,放眼今年體壇,實在發生太多頂尖選手退出國家隊的事情,「這些最頂尖的球員受到國家最多的照顧,說句難聽的,他們就是既得利益者,是國家奪牌希望,高度格局視野,對國家的榮譽紀律要拿出來」。

同時,李亦伸也強調,選拔辦法是另外一回事,也同意選手可以抗議,但是不想去就不要去,不應該到了前線以退出的方式來抗議。

對於國民體育法的修訂,李亦伸說,後端機制的問題,不要全部怪到協會頭上去,立法委員根本沒有體育文化,不是政客就是不關心體育,不可能把法令修好,「這事很麻煩,請找真正的專家來修法」。

▼資深球評李亦伸上《ETtoday東森新聞雲》直播節目「雲端最前線」。(圖/直播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