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GDP灌水的包袱

筆者認爲,一方面,經濟資料統計的過程中,誤差是難免的;另一方面,少數地方政府爲了政績,誇大局部GDP總量和財政收入的行爲,確實要嚴厲問責、特別是要追溯造假的始作俑者。同時,本着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態度,在大陸政府制定的「十三五」期間,儘快、甚至是鼓勵現任官員擠出地方政府的統計資料「水分」,其最終的目的是爲了當地百姓福祉和企業良性經營,實事求是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大陸的宏觀經濟統計,由於國土面積巨大、東西南北地域發展背景差異,一直是金融市場討論的焦點問題。例如,所謂地方政府GDP總和超過大陸GDP總量的「怪現象」,有統計方法和統計管道差異的原因,也不全是地方「資料造假」惹的禍。總體來說,大陸中央政府統計的資料科學性是有機制保障的。

相較而言,筆者認爲更應該關注GDP增速的指標意義,其指標意義大於總量資料意義。對於金融市場而言,GDP增速的指標與資產價格之間的關聯性是核心問題。另外,大陸統計資料擠水分也是爲了更好地改革與發展。宏觀經濟新常態下,大陸經濟轉型升級要重視省域經濟、縣域經濟、城鄉差異性,統計資料儘快擠水分有利於新一屆地方政府官員儘快制定符合實際的新發展模式。

大陸地方政府官員考覈的「唯GDP論」,促使地方政府通過盲目的平臺債務擴張,通過金融槓桿這種在統計資料層面「效果強、起效快」的方法來「提高」GDP,但並沒有實質加快老百姓實際生活水準的提升速度,使得地方經濟實質上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面子經濟」、「政績經濟」,而非人民有幸福感的「民生經濟」,背離了GDP規模發展的「初心」。因此,大陸目前打碎這種「靚麗」GDP增速的虛假外衣,目的就是遏制地方政府盲目的債務擴張,儘快遏制持續的財政狀況惡化,儘量把新增轉移支付和財政收入用以產業培育和改善民生。

在大陸中央政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初見成效,各地方處理產能過剩、樓市庫存大、債務高企這三大經濟問題的背景下,儘快卸下「靚麗」GDP資料的包袱,停止資料「注水」行爲,是對地方政府官員、百姓民生、國有企業經營、產業競爭環境都有利的措施。(全文見中時新聞網)(作者爲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