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林口爆發「牛結節疹」!撲殺8頭髮燒牛隻 全市12養牛場清查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農委會今(15日)表示,14日下午接獲新北市動保處通報,該處當日訪視林口區一肉牛場有8頭牛皮膚有結痂且發燒,懷疑爲牛結節疹(Lumpy skin Disease),隨即採取移動管制、採樣、全面消毒並通報防檢局,今日經畜衛所確診爲臺灣本島首例結疹案例

▲防檢局日前在金門牛場開始施打牛結節疹疫苗。(圖/防疫檢疫局提供)

農委會說明,該案例場飼養130頭肉牛,4月14日新北是動保處訪是該廠,發現有8頭牛隻皮膚結痂並伴隨發燒,於是現場採集3頭髮病牛血液鼻腔口腔拭子及皮膚病竈送畜衛所檢驗,該所以聚合酶鏈反應(PCR)檢出牛結節疹病毒核酸,並於4月15日下午5時40分完成基因定序,與2019年中國及2020年金門表之流行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度達100%。

農委會指出,目前新北市動保處已先依風險狀況完成案例場一場8頭髮病牛隻之撲殺工作,並已就地焚燒後掩理,以防堵病毒擴散。案例場周邊3公里內另有養牛場1場97頭牛執行移動管制,案例場周邊10公里內及新北市全市所有養牛場12場共1,772牛亦已全面執行臨牀檢查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說明,畜衛所現有儲備牛結節疹實體疫苗計4萬5千劑並已向疫苗銀行訂購18萬劑合計22萬5千劑,規劃將於1天之內針對案例場周邊10公里內牛場完成施打,3天之內針對北北基、桃竹苗境內所有牛場全面施打,剩餘疫苗將依後續全國牧場訪視結果高風險牛場依序施打,以陸續達成全面免疫。

▲農委會說明牛結節疹病例。(圖/記者黃軍瑋攝)

2020年金門縣7月10日爆發首例牛結節疹案例,截至去年7月22日累計出現症狀的牛場計48場,累計撲殺128頭並進行焚化銷燬,農委會旋即成立應變小組,與相關部會、地方政府合作防堵疫情擴大,金門養牛產業年產值新臺幣2億元,政府相當關注。爲預防颱灣本島出現牛結節疹疫情,2020年我國更耗費800萬元採購15萬劑疫苗。

牛結節疹非人畜共通疫病,病毒主要透過蚊子刺蠅節肢動物傳播,潛伏期28天,發病率爲10%到20%,死亡率爲1%到5%,發病症狀爲發高燒,感染後產乳量會顯著下降。牛結節疹死亡率雖不高,但不論肉牛、乳牛,感染後愈後不良,不死也半條命,報廢率高,已不具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