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起風?8700億巨頭放猛招 千億"鈷爺"也出手

能源行業最近兩天重磅不斷!

首先,在5月21日召開的寧德時代股東大會上,該公司董事長曾毓羣透露,將於今年7月份左右發佈鈉電池。他說,納電池已經成熟。另外,寧德時代與戴姆勒卡車股份公司將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伙伴關係。

其次,5月23日晚間,華友鈷業公告,公司擬向關聯方杭州鴻源購買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38.6175%的股權交易價格13.51億元。這家市值過千億的資源龍頭開啓了進軍正極材料領域征途

第三,行業層面最重磅的事件更有重大進展。5月22日下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的2021碳中和與綠色發展論壇上表示,按照國家安排,現在基本確定,在6月底之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要上線啓動。這可能進一步利好新能源行業的發展。

那麼,這一曾經大火的風口中是否能再火一次?

8700億巨頭又放猛招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5月21日,在寧德時代召開2020年度股東大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談起了漲價:“鈷被炒起來了,大家就去搞無鈷;鎳被炒高了,大家就都不要鎳,但鋰還在……如果誰在我們這兒拼命亂漲價,我們會把他們排除在外。”隨後,他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我們的技術也在發展,我們的鈉電池已經成熟了,氯化鈉炒不起來,鹽很多。”

納電池要來的消息震驚市場。電池技術最近幾年發展很快,但依然存在一些缺陷。納電池或許可以彌補這其中的一些缺陷。有專業人士發佈研報稱,鈉基電池(SIB)是一種使用鈉離子(Na+)作爲電荷載體的可充電電池。同鋰離子電池相比,鈉離子電池更適合作爲大規模儲能的器件,其具有三個優勢:

1)相對於鋰元素,鈉元素的標準電極電位高0.3V,作爲儲能材料而言有更好的安全性能

2)鈉元素在地球上的儲量豐富,地殼種金屬鈉的含量達到了2.4%,並且鈉元素海水中就有豐富儲量,開發方便;

3)鈉價格便宜。鈉基電池包括基於正極(含鈉)、負極(不一定含鈉)和鈉鹽電解液。在充電過程中,Na+離子從正極遷移至負極,同時電子通過外部電路傳輸。在放電過程中,發生相反的過程,Na+從負極遷移至正極。

鈉電池的平均能量密度在90-150Wh/Kg,相比鋰電池的250Wh/Kg,能量密度偏小。按照12Kwh續航100公里,如果單車續航700公里,則需約100Kwh的電池容量。如果按照鋰電池250Wh/Kg能量密度計算,則鋰電池的重量爲400公斤。如果按照鈉電池150Wh/Kg計算,那麼重量會增加至約650公斤。如果都是按照平均2噸重的整車計算,使用鈉基電池代替鋰電池,重量提高約10%。這樣的增重量,對於乘用車輕量化的要求而言,商用化可能性不大。因此,鈉基電池的替代場景在於部分儲能和小動力電池(比如兩輪車)領域。

目前學界已研究了多種金屬磷酸鹽和氟磷酸鹽作爲正極。其中有NaFePO4(三葉草型),Na2Fe(P2O7),Na4Fe3(PO4)2(P2O7),Na2FePO4F和Na/Na2[Fe1/2Mn1/2]PO4F。其中,Na3V2(PO4)2F3在室溫下的Na半電池中顯示出合理的性能,在平均電壓爲3.8V時可逆容量約爲135mAh/g。對比鋰離子和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由於能量密度偏低,鈉電池適用於類似於目前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場景。這些包括短程電動汽車、儲能系統(ESS)、電力公司的備用電源等。

千億資源龍頭也出手

就在寧德時代放猛招之後不久,華友鈷業也出手了。

5月23日晚間,華友鈷業公告稱,公司擬向杭州鴻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杭州鴻源”)購買其持有的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標的公司”或“巴莫科技”)38.6175%的股權(以下簡稱“標的資產”),標的資產的交易價格爲135120.00萬元。

同時,本次交易項下的股權交割完成日起,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友控股”)將持有的巴莫科技26.4047%的股權對應的表決權等權利委託給華友鈷業行使,華友鈷業合計控制巴莫科技65.0222%的表決權。巴莫科技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巴莫科技的主要產品爲鈷酸鋰和三元材料(含高鎳)。

據天津巴莫創始人吳孟濤將在CITE2018中國鋰電行業企業家峰會說,公司主營產品高電壓氧化鈷鋰材料已連續多年出口量穩居國內第一;高鎳系材料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實現產業化並批量出口,填補國內該領域空白。

其在官網上稱,2017年度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于天津揭曉,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以47億元的銷售收入名列第二十二位(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企業中排名第一)。

目前已經退市的衆和股份曾於2014年計劃入主天津巴莫。當時,衆和股份也有一項資產在三元材料領域做得不錯。然而,後面不了了之。從這項資產來看,質地應該還可以。不少投資者認爲,華友鈷業週一可能要漲停。

新能源風再起?

從以往的結構來看,若寧德時代和華友鈷業雙雙出現大漲,新能車板塊再度發飆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增加。然而,涉及到新能源的利好還不止微觀層面,中觀的產業端亦有重磅利好出現。

5月22日下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的2021碳中和與綠色發展論壇上表示:“按照國家安排,現在基本確定,在6月底之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要上線啓動,我們現在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加緊做各項準備工作。”賴曉明透露,目前,全國碳市場的交易系統已經基本建設完成,相關的規則制度也已經完備。

天風證券曾指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是實現低成本碳減排的關鍵。全球及歐盟碳交易市場發展現狀。我國碳交易市場建設穩步推進。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即將投入運行,新能源運營企業或將受益。碳排放權交易加速推進,新能源運營企業或將受益。

那麼,新能源、新能車的風是否能再起呢?

從基本面來看,據民生證券數據 ,4月中歐新能車銷量高增,中國電池廠今年一季度出貨增速超平均水新能車銷量方面,國內新能車滲透率繼續提升至9.1%,預計全年銷量將達250萬輛以上。全球來看,今年一季度裝車47.8GWh,其中中國電池企業出貨增速遠超全球平均水平。此外,光伏產業鏈漲價態勢延續,華電集採結果有望引導組件價格預硅料價格進一步上漲,散單價格已到17-18萬元/噸。

不過,從資金面的情況來看,似乎並不太好。涉及到新能車和光伏的ETF過去一週幾乎全部都出現了份額下降的情況。顯示資金對於這個行情還是心存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