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跛腳的外交醫療政策

疫情後,臺灣國際醫療面臨被邊緣化危機,產值輸給新加坡、泰國等。圖爲高市府力推醫療觀光,吸引東南亞等國際客前來。(本報資料照片)

蔡政府上任以來發展新南向政策,衛福部2018年配合推動「一國一中心」,盼以醫療作爲軟性外交取代「西進」,如今卻像一場空。疫後,我國國際醫療產值看似還有60億元,背後實則是東南亞移工在臺就醫撐起的美化數字。兩岸交流冰凍,醫療產值回不到疫情前,顯露出這不過是跛腳的國際醫療政策。

醫療具有時效性,除了健檢、醫美等服務,會選擇到外國就醫者,多半是患有嚴重疾病,輕症患者通常不會捨近求遠。一旦遇緊急醫療手術如心臟繞道術、癌症治療等,並非每個病患都有時間等,臺灣因距離近,透過直航航點,幾小時就能到達醫院,也不必聘請翻譯,過去幾乎是大陸民衆的國際醫療首選。

但2016年兩岸關係發生巨大變化後,來自大陸的醫療客羣迅速縮減,衝擊國內不少醫學中心,政府只得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並將醫療產業視爲新南向重要策略產業。但疫情後,臺灣國際醫療面臨被邊緣化危機,產值輸給新加坡、泰國等。

大陸和東南亞,都是臺灣國際醫療主要客源,但大陸人每年來臺健檢,除了醫療本身,還有住宿、交通、觀光,一個人就可以帶動約20萬臺幣的相關產值,若是重症病患,產值至少落在200~300萬臺幣;東南亞現在雖爲我國際醫療主要就醫來源國,但產值無法和大陸相提並論。

國際醫療是高價的自費市場,臺灣醫療「武器」準備好了,價格也具優勢,不該面臨無處可銷困境。中央若能務實看待兩岸關係,趁疫後重新佈局,讓臺灣成爲「重症醫療核心」國家,醫學中心或可藉此拓展財源,改善左支右絀的健保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