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海空建軍優先 避免本島焦土戰
海軍提出建造輕型神盾艦與輕型巡防艦,再搭配岸置魚叉飛彈,鎮相當符合臺海作戰特性。圖爲國軍新一代主戰艦─神盾級戰艦。(海軍司令部提供)
去年8月中共軍演,共艦在臺海周遭最多達20多艘,且試圖闖進我24浬鄰接海域,我海軍共有26艘一級艦,除了維修,全都出動了,計派出18艘對應,也是海軍兵力運用的最大極限,因艦齡老舊,應付共軍新艦頗爲吃力,帶給海軍相當啓示。
海軍提出建造輕型神盾艦與輕型巡防艦,再加上美方軍售的岸置魚叉飛彈,如此搭配,相當符合臺海作戰特性;再者,臺灣軍港的限制因素,不宜建造萬噸戰艦,輕型神盾艦的戰鬥系統先進,戰力夠強,不太需要遠洋航行的能力,只要符合臺海作戰需求就好。
海軍長期以來,有兩派建軍觀點,一派存在艦隊思維,想造的都是大船;另一派爲不對稱思維,主張多造小型飛彈艦艇,打了就跑;而造輕型神盾艦與巡防艦構想,可說是折衷方案,彌補「鉅艦」與「小型艦艇」的不足。
蔡英文總統任用了三位國防部長,兩位是陸軍,一位空軍,海軍沒人做過部長,除了潛艦國造,海軍在建軍規畫上,吃了不少悶虧;加上俄烏戰爭型態,打的都是地面戰,致外界認爲一旦臺海發生戰事,戰場一定在本島。事實上,若能重視海空建軍,我海空戰力在臺海仍有一搏機會。
臺灣不是烏克蘭,沒有地面作戰縱深,戰爭爆發後更不可能有外援,美日只有介入與不介入的選擇;國軍又無法一邊作戰,一邊獲得國際援助武器。如果戰場在本島,就是選擇「焦土作戰」,結果不是慘勝、就是慘敗,就像打了一年的俄烏戰爭,無論「勝敗」,都是「慘」。
中共去年8月軍演形同包圍封鎖臺灣本島,軍方檢討後即調整戰備應急的優序,造輕型神盾艦與巡防艦建案的優先順位,應排在飛彈、戰機之後,排第3位,且應在陸軍戰車、直升機順位之前。當前臺美軍售交貨均延遲,其中,岸置魚叉飛彈與F-16V戰機攸關海空軍防衛戰力,我應促美方儘快履約交貨。
當然,臺海是戰是和,由政府與人民決定,軍人沒有選擇權,只有備戰與應戰。若「兵兇戰危」的觀念能夠深植老百姓心裡,如此執政者爲了選票,就不敢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