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完全執政 政府說修法就要做到

屏東監獄與高雄農改場合作,開全國矯正機關先例創辦收容人精緻農業技能訓練班,指導附設外役分監收容人種臺灣棗。(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8月,震驚全臺的臺南殺警案,雙警殉職,是近年最慘痛的殉職案,會扯到外役監修法,其實是兇手林信吾行兇時,是外役監的脫逃犯,他是重刑犯,卻能爽坐外役監,輿論沸騰。法務部成衆矢之的,雖順勢推修法,但1年過去,案子還躺在立法院,民進黨完全執政,沒有修不過的法,法務部聲明「惜尚未完成立法程序」,到底在可惜什麼?

法務部長蔡清祥2018年7月16日就任,是內閣目前在位最久的部長。去年殺警案後,他和時任內政部長徐國勇都被點名下臺,九合一選舉後,徐先離開,蔡清祥依舊在位。關於不執行死刑的爭議,他被藍營視爲對民進黨廢死政策「使命必達」,外役監修法爲何卡關?

去年,藍營接連指控,民進黨立委2年前修法放寬外役監遴選資格。但民進黨團反批是移花接木、模糊焦點。其實藍綠心知肚明,多少政治人物貪污犯案,都坐過外役監,若嚴格審查,或在法條裡明確載明哪些案類不得服外役監,對藍綠都不方便。

不過,既然藍綠都喊修法,法務部身爲修法核心,理應跟朝野黨團積極溝通,力求早日完成修法,但顯然修法只是應付羣情激憤的口號,去年底九合一大選過後,再無積極進度,法務部不能只是一句「可惜」帶過,應具體說明修法卡關的原因,朝野沒共識,或是誰在擋?

蔡清祥過去談獄政,多以保障受刑人的人權爲主,但理應是要讓罪犯插翅難飛的監獄管理都被質疑,外役監更成爲特權專用,人民對司法怎麼還會有信心呢?

信義夜店殺警案兇手之一易寶宏,雖是法務部去年提修法前,就獲准外役監,但跟其他權貴罪犯一樣,都是冰凍三尺老問題。尤其藍綠總統參選人都對外役監修法撂下重話,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更直接點名法務部,過去總是使命必達的蔡清祥,該拿出魄力,否則這把全民對司法改革成效不彰的怒火,成爲大選議題,遲早衝擊選情,絕非民進黨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