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中美國安至上 兩岸交流蒙顧忌猜疑

中美間諜情報戰公開化,雙方都將國家安全視爲優先考量。圖爲大陸在國家安全教育日對民衆做宣導。(新華社)

中美間諜大戰近期打得火熱,大陸國安部罕見高調宣佈破獲美國CIA吸收的中國間諜,讓原本應該在臺面下的諜報攻防,一躍在擂臺上登場。這類高調的國安交鋒,從今年7月至今未停歇,甚至波及到兩岸交流氛圍,就算大陸定義今年爲兩岸重啓民間互動的「大交流年」,在《反間諜法》修法上路,以及中美諜戰的氣氛下,兩岸交流仍存在顧忌與不確定性。

攤開時間軸,今年7月1日,大陸新修定的《反間諜法》實施,新法擴大對間諜行爲的定義;7月14日,北京舉行「全國國家安全系統表彰大會」,要求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關心支持隱蔽戰線工作」。7月20日,美國CIA局長伯恩斯在論壇上公開表示,10多年前,美國在大陸布建的情報網路遭遇毀滅性損失,然而「我們已取得進展,正努力確保擁有強大的情報人力,以補充我們透過其他方式獲得的情資。」此番表態,猶如在情報領域對中共宣戰。

7月31日,大陸國安部新創設微信公衆號,一改過去連官方網站都沒有的神秘色彩,首篇文章〈反間防諜需要全社會動員!〉,就指出當前反間諜鬥爭形勢嚴峻複雜,要增強全社會反間防諜意識。截至8月11日已發佈12篇文章,包含三部宣傳影片。

8月3日,美國反將一軍,公告美國兩名海軍士兵因提供美國軍情給北京遭逮捕;8月11日,北京還以顏色,國安部在微信號宣佈,破獲被美國CIA吸收的中國間諜。

中共將情報工作稱爲「隱蔽戰線」、要求「隱蔽於無聲,亮劍於無形」,往往只做不說。但從近期發展來看,中美的間諜情報戰,反而從檯面下,變成在擂臺上演出。

何以有此轉變?對中共而言,正面臨內外交迫。對內,習近平極度重視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成爲最高價值,5月30日的中央國安委首次會議上,習近平就說,當前面臨的國安問題「複雜程度、艱鉅程度明顯加大」,「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近期包括秦剛被免職外長、火箭軍高層大清洗,都讓外界嗅到一股不尋常。對外,美國從貿易戰到科技戰,全都高舉國安大旗,毫不手軟,也讓中共決定正面迎戰。

中美關係大氣候往往影響兩岸關係小氣候,中美諜影幢幢也衝擊兩岸民間交流氣氛。近日陸委會發言人透露,有臺灣學者到大陸參與學術交流,剛落地機場就遭安全人員留置盤問近4小時,手機、筆電都被拿走檢查。陸委會以此告誡臺灣民衆「如非必要,暫時不要前往大陸」。

政治講求互信,若信任無法建立,還充滿互疑,只會讓雙方關係更惡化,處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樣的思維進一步體現,就成了「保密防諜人人有責」。在國安至上的背景下,無論對中美或兩岸,民間交流都將蒙上一層猜疑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