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態交易模式備出 就怕民衆金融知識不足

現在大家上網方便,在線上下單購物也相對簡單,一不小心看上高單價商品,可能還在猶豫要不要下手,網頁就會跳出「分期付款」的服務,如果不夠淡定,馬上就被牽過去。

臺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分析師李宛蓁指出,分期業務的服務管道,在臺灣有銀行信用卡、這也是一般民衆最熟悉的,也有租賃業多年前推出的無卡分期業務,鎖定有消費能力但無信用卡的客羣,近年開始轉向與電商業者合作,將分期業務從線下移轉至線上。

李宛蓁指出,即將出爐的純網銀業者,對於無卡分期業務也十分關注,在金融科技發展下,無卡分期業務對於經營網路金融服務的業者,具有一定優勢作法上有可能超越一般銀行業臺灣銀行業者對於風險控管較爲嚴謹,目前尚未提供此項服務。

臺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分析師賴思如亦指出,現在的社會非現金交易的接受度日漸攀升,行動裝置普及也進一步拓展電子支付的應用範圍,許多商店加入電子支付系統目的要達到電子支付自然融入使用者生活圈,進而形成電子支付生態圈

李宛蓁認爲,新型態的交易模式層出不窮,多數時候沒有法規的限制,使用民衆和業者之間難免產生誤解及爭議商家爲滿足各類消費者需求推出衆多行銷方案,真正最後把關的還是民衆自己,惟能審慎評估自身財務能力,並確實瞭解合約內容,才得以確保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