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激增下綠電供需錯配如何破局—零碳研究院碳報(第九十二期)

2020年9月,我國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2022年6月15日,新京報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準確理解和把握雙碳政策趨勢?碳中和背景下,不同產業和企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研究院於2022年6月起推出《碳報》,研究最新雙碳政策、權威聲音、低碳樣本等重點內容,並進行分析解讀。

目錄>>>政策速遞1. 《生態保護補償條例》公佈2. 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3. 七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4. 《南方三省(區)綠證數據校覈聯動工作實施方案》發佈5. 鄭州發佈《鄭州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4—2035年)》6. 億航智能成爲eVTOL行業內全球首個三證齊全的企業7. 特步國際發佈2023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8. 寧德時代發佈主打零衰減性能的儲能系統9. 美國AI電力使用量將呈現出高增長態勢10.法國將爲光伏製造商提供補貼,以削弱進口依賴>>>專題碳討多政策合力激發綠電需求,綠電供需錯配如何破局?正文一、政策速遞A、權威聲音1.《生態保護補償條例》公佈4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佈《生態保護補償條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6章33條,在規範財政縱向補償、完善地區間橫向補償、推進市場機制補償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確立了生態保護補償基本制度規則。零碳解讀:作爲我國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在調動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積極性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此次,《條例》的一大亮點便是提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生態保護補償中的作用,鼓勵社會力量以及地方政府按照市場規則,通過購買生態產品和服務等方式開展生態保護補償。這將進一步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2.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4月9日,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加快生產設備綠色化改造,推動工業等各領域鍋爐、電機、變壓器、製冷供熱空壓機、換熱器、泵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推廣應用能效二級及以上節能設備。零碳解讀:工業設備是工業用能的主要載體,是推進節能降碳工作的着力點。此次,《實施方案》中面對工業重點領域推廣節能設備,這樣既有助於推進工業設備的升級改造,增加有效投資,也有助於降低鍋爐、電機、變壓器等設備的能耗和碳排放,將成爲推動工業高質量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力量。3.七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七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未來5年,國際領先的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體系基本構建;到2035年,各類經濟金融綠色低碳政策協同高效推進,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標準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更加成熟,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功能得到更好發揮。零碳解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巨量的資金支持,綠色金融的發展空間巨大。此次《意見》圍繞優化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強化約束機制、促進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發展、加強政策協調、強化風險防範、加強國際合作與組織保障等方面提出24條意見,爲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明確了路線圖。B、地方實踐4.《南方三省(區)綠證數據校覈聯動工作實施方案》發佈近日,南方能源監管局印發《南方三省(區)綠證數據校覈聯動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發電企業(項目業主)、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電網公司以及增量配電網企業、南方能源監管局等多部門的職責分工和項目流程。零碳解讀:綠證核發數據全量校覈工作對明確企業綠證消費數量、綠電使用和碳減排情況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是推動綠證消費和交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此次《方案》明確提出要確保申請數據100%審覈,綠證核發100%準確,經得起歷史檢驗。5.鄭州發佈《鄭州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4—2035年)》4月8日,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4—2035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氫能產業發展生態體系,具備“中原氫都”建設條件;到2030年,“中原氫都”建設深入推進,低碳氫年供應量達到3萬噸;到2035年,氫能產業總產值規模突破1000億元,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原氫都”。零碳解讀:作爲理想的清潔能源,氫能是支撐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重要方向。隨着氫能存儲運等技術的成熟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普及,電解水制氫的成本顯著下降,氫能產業逐步具備商業化應用的空間。此前,我國多個城市提出了氫能發展規劃,紛紛佈局氫能產業。此次,鄭州氫能產業規劃有助於帶動河南及中部地區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C、企業行動6.億航智能成爲eVTOL行業內全球首個三證齊全的企業4月7日,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頒證儀式在廣州舉行。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向億航智能頒發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這也是全球eVTOL行業內首張生產許可證。零碳解讀:許可證的頒發意味着EH216-S可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併爲下一步的商業化運營提供了保障。eVTOL飛行器是交通領域的重大變革性產品,有助於改善交通領域運輸效率,助力交通行業綠色低碳發展。7.特步國際發佈2023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4月10日,特步國際發佈2023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這是特步連續第8年發佈ESG報告。圍繞供應鏈管理、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三個關鍵主題,報告集中展示了特步朝着“10年可持續發展計劃”勾勒的目標所取得的進展。零碳解讀:根據報告內容,2023年特步在推動服飾鞋類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取得較大進步。特步成功將生物基纖維推向大規模量產,相比傳統原料,每雙鞋可減碳12.7g。2023年,MSCI上調特步ESG評級,由“BB”升至“BBB”,這顯示特步在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的不斷提高。8.寧德時代發佈主打零衰減性能的儲能系統4月9日,寧德時代正式發佈新產品天恆集裝箱式儲能系統,其容量爲6MWh,可實現運營期最初五年的容量和功率零衰減。零衰減通常指電池在經過多次充放電循環後,其容量仍然能夠保持在初始狀態,沒有發生衰減。零碳解讀: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預計,未來7年,年平均新增儲能裝機規模爲39.9GW,且抽水蓄能佔比有望低於50%。在此背景下,新型儲能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作爲儲能設備,頻繁充放電下電池容量衰減直接影響着儲能系統的效率。此次,寧德時代推出的零衰減性能的儲能系統有望直接改善儲能用戶的商業效益。D、國際看點9. 美國AI電力使用量將呈現出高增長態勢近日,美銀美林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表示,隨着AI技術的飛速發展,美國電網的電力需求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增長,預計2023年至2030年,美國電力需求將以2.8%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增長。這一增長主要受到AI數據中心的擴張、工業增長、電動汽車的採用以及建築電氣化等四大因素的推動。其中,數據中心電力需求尤爲突出。零碳解讀:隨着AI大模型的發展和普及,AI算力需求大幅增加,這對算力背後的電力供應產生了新的要求。算力中心計算成本和運營成本的下降以及綠色低碳發展需要廉價充足的綠色電力來支撐。爲此,我國早在2022年啓動東數西算工程,利用我國西部地區豐富的新能源電力和算力資源,支撐東部海量算力需求,實現算力可靠供給和綠色低碳發展。10. 法國將爲光伏製造商提供補貼,以削弱進口依賴4月5日,法國經濟和財政部部長勒梅爾宣佈,政府將通過提供補貼、修訂碳含量標準等方式支持法國國產太陽能電池板。勒梅爾提出,到2030年,在法國生產本國所使用的40%的太陽能電池板。爲此,政府將資助法國兩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廠並給予稅收減免。這兩家公司的投資總額將達到22億歐元,以削弱中國光伏製造商在歐洲佔據的主導地位。歐盟宣佈對在歐中國風力渦輪機供應商進行調查。零碳解讀:近兩年,以法國德國爲代表的歐洲國家在能源轉型方面進展迅速,電力行業的碳排放也實現大幅下降。其中來自中國的光伏、風電產品發揮着重要作用。但隨着歐盟能源轉型的逐步推進,歐盟針對中國光伏風電進口產品的綠色貿易壁壘也加快提高,這不利於歐洲的能源轉型和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二、專題碳討多政策合力激發綠電需求,綠電供需錯配如何破局近期,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不再全額保障性收購以及95%的消納紅線面臨調整的消息刺激着電力交易市場和綠電交易市場,這意味着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將入市交易,通過市場化的手段進行消納。近日,生態環境部相繼發佈鋁冶煉和水泥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覈算與報告指南(徵求意見稿),明確了以上行業使用非化石能源電力間接排放的認定條件,即非化石能源電力間接排放爲0。若此政策出臺,將直接激勵鋁冶煉和水泥行業被納入碳市場的企業參與綠電交易,通過消費綠電方式降低自身的碳排放。多項政策推動下,必然激發綠電消費和交易需求,並推動我國電力交易市場的發展。然而,我國新能源電力生產和消費區域分佈存在較大的錯配,並且在綠電綠證交易制度方面存在不少痛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綠電的發展和企業碳中和進程。因此,完善綠證交易和跨省區綠電交易機制意義重大。

圖/IC

1.碳市場擴容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推廣爲綠電交易打開了市場空間

“雙碳”目標提出以前,我國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裝機和發電規模處於相對平穩增長的階段,爲解決新能源電力“棄風棄光”和消納難題,國家能源局出臺相關政策,要求電網企業把棄電率限制在5%以內,即電網的95%消納紅線。

爲應對棄風棄光電量考覈,電網便通過保障性收購來完成對新能源電力的消納。此時,綠色電力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空間和時機並不成熟。“雙碳”目標提出後,風電光伏裝機和發電規模快速增長,僅靠電網企業完成95%消納紅線就變得十分艱鉅。

因此,解決新能源電力消納問題需要引入更多的市場化手段,建立有利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生產消費的市場體系和長效機制。同時,全社會的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提高,有些企業有承擔社會責任、消費綠電的意願。在此背景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便於2021年指導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組織制定了《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方案》,並啓動了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工作。

與此同時,我國也加快用戶側綠電消費的推廣,並加強綠電與碳市場的銜接耦合。2023年,北京、上海相繼發佈《關於做好2023年本市碳排放單位管理和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關於調整本市碳交易企業外購電力中綠色電力碳排放覈算方法的通知》,指出:外購綠電排放因子調整爲0t CO2/104kWh,即重點碳排放單位通過市場化手段購買使用的綠電碳排放量覈算爲零。近期,鋼鐵、水泥和鋁冶煉等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步伐加快,並明確了該行業控排企業可使用綠電進行碳減排,爲綠電消費和交易進一步拓展了市場空間。

自此,我國綠色電力市場建設不斷加快,綠電交易規模持續擴大,綠證也由此前的風電和陸上集中式光伏發電擴展至水電、海上風電、分佈式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綠證核發也進入“全覆蓋”新階段。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總裝機達14.5億千瓦,佔全國發電總裝機超過50%;我國可再生能源年內發電量3萬億千瓦時,約佔全社會用電量的1/3,其中風電與光伏發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突破15%。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綠色電力省內交易量53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9%,增長態勢迅猛。

圖/IC

2.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紅線面臨調整,將進一步激發綠電交易需求

我國光伏、風電主要分佈在西北、華北和東北等“三北”地區,此區域內省份可再生能源裝機和發電佔比較高,如內蒙古、甘肅等部分省(區)清潔電力佔比超過35%,而本地對電力消費需求相對較小,綠電消納能力不足。

然而,經濟發達和人口密集區的東部卻是電力需求重點地區,而且東部地區集中了大量的外貿企業,爲滿足國外日益嚴格的綠色產品要求,東部地區對綠電剛性需求強烈,導致我國綠色電力供需錯配現象嚴重。

同時,當前各省份統一的5%以內棄電率(95%可再生能源消納)也與各省新能源電力生產和需求不相協調。這導致各省電網企業將會優先完成省內綠電的消納指標考覈任務,剩餘電量纔會通過電力市場進行交易,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綠電交易的發展。

今年1月,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發表署名文章,提出要印發2024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配合有關部門分省明確風電光伏合理利用率,以消納責任權重爲底線,以合理利用率爲上限,有序推動風電光伏發展。可再生能源消納紅線放開的消息便流傳開來。

3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規定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可被分爲保障性收購電量和市場交易電量等2類,按不同原則進行交易。

其中,保障性收購電量是指按照國家可再生能源消納保障機制、比重目標等相關規定,應由電力市場相關成員承擔收購義務的電量。即以後綠電消納不再通過電網進行全額“包銷”,而是引入售電企業、電力用戶等電力市場相關成員共同承擔收購責任。這也意味着將有更多綠色電力通過市場化交易的方式實現消納。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科學優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標,印發2024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並落實到重點行業企業,以消納責任權重爲底線,以合理利用率爲上限,推動風電光伏高質量發展。這說明此前可再生能源電力95%的消納紅線將面臨調整,將推動綠電消納和交易的市場化發展。

圖/IC

3.綠色電力供需錯配下,靈活的跨省綠電交易機制成爲破局的關鍵

當前,在我國跨省跨區綠電交易機制相對不完善的情況下,導致大量綠色電力只能在省內完成,制約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中電聯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56679.4億千瓦時,其中,省內交易電量合計爲45090.1億千瓦時(含綠電交易537.7億千瓦時),省間交易電量合計爲11589.4億千瓦時。這顯示在更大範圍內省間綠電交易規模仍相對較小。因此,構建靈活完善的綠證綠電交易機制變成當前提升綠電消納水平、促進綠電消費和普及的關鍵舉措。

一方面,在綠電省間交易未對用戶直接開放、跨省跨區綠電交易機制不成熟的背景下,積極推動跨省間綠證交易,通過綠證交易滿足企業綠色電力的需求。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佈《關於加強綠色電力證書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的通知》,提出將建立跨省區綠證交易協調機制和交易市場,支持綠證供需省份之間結合實際情況,通過政府間協議鎖定跨省綠證交易規模,協助經營主體開展綠證供需對接、集中交易、技術服務以及爭議糾紛的協調解決。

另一方面,還需儘快完善跨省間綠電交易機制,提高電網跨省跨區綠電外送能力和通道建設,提高跨省綠電交易規模。爲企業尤其納入全國碳市場的控排企業以及外資企業提供靈活便捷的綠電消費產品。這樣可以直接將東部地區製造業企業旺盛的綠電需求與西部地區綠電供給鏈接起來,形成更市場化的綠電消納機制。

圖/IC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任大明

編輯 白華兵 校對 楊許麗

鏈接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成立於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爲目標追求,打造集內容、數據、服務、調研報告、活動於一體的新型產品,旨在爲“雙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與融媒支撐。零碳研究院會記錄“雙碳”發展、創新科普產品、打造高端智庫、研發行業和地方綠色數據庫、構建“雙碳”諮詢體系、搭建交流平臺、組織公益活動、發佈調研報告、評選優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創意,歡迎聯繫我們:ltyj@bjnews.com.cn

電話 13126803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