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都市圈,來了!融合多省資源,徐州未來將……

江蘇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公開徵求意見公告

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按照國家統一要求,我省自2019年起開展了《江蘇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工作,整體謀劃新時代江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藍圖。目前,《規劃》已形成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時間從即日起至2021年7月9日,共30天。

熱忱期待您積極參與,共繪江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藍圖!

而在這份規劃文件中

多次提到了“

三圈

”這個詞

“兩心三圈四帶”

“三圈兩帶”

而“三圈”,指的就是

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和

徐州都市圈

徐州都市圈最早由

徐州、宿遷、連雲港,安徽宿州、淮北,山東棗莊濟寧微山縣,河南商丘的永城市

組成,目前徐州都市圈的最新範圍還在規劃制定中。

“徐州都市圈”前世今生

“徐州都市圈”概念出爐

《徐州都市圈規劃(2001-2020)》出臺

徐州都市圈互動發展論壇

《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2015-2030)》出臺

同時,《規劃》再次確認徐州“100~300萬城市人口的大城市”地位,並指明瞭豐縣沛縣睢寧邳州新沂等5縣市的未來發展定位和規模。

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修改發佈

《規劃》提出“一主六片”、五個副中心城市的發展前景,豐縣的城市定位爲蘇魯豫皖邊界新興工業城市和區域商貿物流中心,漢皇故里文化及生態旅遊城市;沛縣的城市定位爲江蘇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徐州市二級經濟中心,區域性商貿旅遊園林城市;睢寧的城市定位爲以發展特色製造業、商貿服務業爲主,蘇皖北部邊界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徐州市域宜業宜居的次中心城市;新沂的城市定位爲東隴海沿線重要交通樞紐城市、長三角北部地區新興工業城市、蘇魯邊界重要的商貿物流基地;邳州的城市定位爲東隴海產業帶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新興工貿城市、京杭運河沿岸具有水鄉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的生態宜居城市

以上5個副中心城市既是我市推進新型城鎮化及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打造淮海城市羣及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的重要支撐。

《徐州都市圈規劃(2015-2030)》啓動編修

2015年11月6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在徐州組織召開《徐州都市圈規劃(2015-2030)》修編啓動會。省住建廳副廳長張鑑指出,鑑於徐州都市圈爲省際城市羣,規劃修編工作分省市兩部分進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將加強與安徽、山東、河南三省的溝通聯繫,解決跨省協調問題。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2017年城鄉規劃工作要點再次強調徐州都市圈

《2021年徐州市政府工作報告》

聚力聚焦中心城市建設,提升集聚輻射帶動能力。圍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徐州都市圈建設,有序實施五大類90項城建重點工程,彰顯城市建設新優勢。

《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發佈

深化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推動徐州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加快徐州都市圈規劃建設,堅持同城化理念,在交通、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科技創新、統一市場、數據資源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探路、實現突破,打造成爲策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的新興增長極

《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公開徵求意見公告

《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

推進鐵路發展的意見》

其中提到了

徐州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建設

圍繞提升南京、蘇錫常、徐州等都市圈中心城區對周邊城鎮的輻射帶動能力,紮實有序推進一批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建設

在今年發佈的

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當中提到:

推動軌道交通S1號線向山東棗莊市延伸、S2號線向宿遷市延伸、S4號線向安徽宿州市延伸

這些S線

將不僅僅連接起徐州各縣市區

未來還將緊密聯繫起

徐州都市圈各個城市

這些城市

地理相近、人文相親

這些年來,城市之間的建設、規劃

也在不斷推進

2020年4月,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發佈的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情況說明中,批准了中國鐵路設計集團開展徐州至菏澤、徐州至濟寧、徐州至棗莊城際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

今年4月21日至22日

安徽省黨政代表團在江蘇考察訪問

共商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深化蘇皖合作重點事項

期間

徐州市和宿州市簽署了

《全面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徐宿快速通道

引領徐州都市圈成爲策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的新興增長極。

與省級層面的規劃相呼應,徐州“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也明確要求

加快徐州都市圈規劃建設

,夯實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基礎,堅持主核帶動、同城先行。

如今,

徐州至蕭縣、徐州至宿州、徐州至棗莊

三條城際公交、

徐州市賈汪區至棗莊市臺兒莊區

跨省客運班線已經開通。

中國言實出版社社長、中國政策專家庫專家委員會秘書長 王昕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