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中的羽毛:一名期權投資者的交易筆記
本文來自遠川投資評論的一位熱心讀者鈕鍾靈,在我們發佈了之後,他對文中提到的期權品種的投資有非常多的感悟,遂希望通過投稿的方式,與大家分享他在期權投資領域的得失體會。
事實上,作爲一名熱衷投資研究的人,在富春江邊長大的鈕鍾靈一直保持着對投資這件事的熱愛,期間走過很多彎路,交過不少學費,但每一次都決定重新站起來,並走到更廣闊的世界中,所涉領域也隨着年齡與經驗的增長,從A股到港股再到美股,從股票到期貨再到期權。
他的分享,不僅僅是一名期權投資者的交易筆記,更是一個普通投資者在金融市場波雲詭譎之下的心路歷程。
如今的市場,在人們不斷累加的失望中看似逐漸失去生機,但也許偶爾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總能看到一些新天地。而這也正是鈕鍾靈寫作本文的初衷之一:期權的確並不適合所有人,但我們也不應該把所有的目光侷限在A股或基金上,尤其是對於以投資爲生的人來說。
多看、多做、多思考,過一種與牛熊無關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鈕鍾靈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爲任何投資建議:
從實踐到反思
我是一名計算機軟件專業畢業的大專生,至今已有14年工作經驗。在此期間,我嘗試過多種職業,包括創業開店、跨境和國內電商、家居銷售、快遞運營和行政管理等。
然而,我最爲熱衷和堅持的是投資這條路。
我的投資歷程可分爲四個階段。
最初,我在A股市場初試身手,利用業餘時間進行交易,採用了簡單的買入待漲策略。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技術面分析經驗,但由於行情判斷和選股時點選擇不當,結果虧損不少。
隨後,我轉戰港股市場,跟隨港股衍生品大師學習日內超短線交易理論和技巧,在正股、窩輪、牛熊證、期貨市場積累了豐富的做多做空經驗。然而,由於無法準確控制超短線倉位風險,有過單月實現20倍盈利的最佳戰績,也曾積累較大虧損。
之後,我進入美股市場,通過加入海外美股社羣,系統學習了美股知識,並實踐了正股多空交易,進一步研究了期貨和期權市場。重點學習了BS期權定價模型和交易策略,但在實踐中對隱含波動率的判斷和看漲期權在到期日走勢把握存在偏差,導致虧損擴大。
前年初,經朋友介紹,我開始接觸到國內商品期貨交易以及商品期權,並逐漸瞭解到各個交易所的品種和規則。從那時起,我將主要精力重新聚焦於國內期權產品的研究和實踐。我嘗試將美股期權的經驗應用於國內的商品和金融期權上,通過模擬和實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交易。目前尚未能實現穩定的盈利。
走完這四個階段,我也經歷了A股、港股、美股的不同市場,見識了股票、期貨、期權等多種資產的差異。
傳統上,股票和期貨被認爲是線性收益的投資產品。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當涉及到股息、股票拆分或期貨的滾動交割等因素時,股票和期貨的收益可能會呈現出非線性的特點。在大多數情況下,其價格波動與投資者的盈虧呈現直接的正比關係。然而,隨着交易經驗的積累,我對資產價格的波動和其中涌現的機會與風險,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很重要的一點是,我意識到之前積累的交易理論和方法存在侷限,必須轉變投資理念。從去年底開始覆盤,我意識到買方思維限制了自己視野,倉位控制和止損不嚴也一直在阻礙自己,導致難以應對交易中頻繁的急速反轉,小賺大虧成了常態。
所謂買方思維,最典型的想法是期待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在A股市場,這種差價獲利模式成爲主流的盈利追求,相關經驗和方法學說也層出不窮。不管是從基本面還是技術面入手,這些方法論的核心都是提升低買高賣這件事的交易勝率。
大衆最爲熟悉的一種方式,莫過於K線圖形技術分析。這是許多投資者首先接觸的技術系統,簡單、直觀,並且凝聚了“技術派”的重要共識——價格能反映一切信息,能圍繞價值在波動。正是由於難以準確把握價值,市場的無數參與主體在價值判斷和博弈的動態過程推動着價格上下波動。
買方策略的本質是試圖在這一波動通道內捕捉良好的入場和出場點,並控制風險獲利。
然而在交易實戰中,預測短期的價格波動,無論是基於分鐘K線、小時K線還是日K級別的,就如同一個人試圖在洶涌澎湃的江水上精準預測每一個波浪的頂峰和谷底,其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市場又如無形之海,令人難以捉摸。曾讀《老子》有句:“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深感市場亦如此,無論是預判還是追隨,其真實面目始終若隱若現。唯有深入探尋、掌握最底層的規律,方能穩航於市場風浪之中,洞悉行情變幻。故需不斷學習、提升認知,方能更好地應對市場的無常變化。
面對困難時,我們應堅定信念,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若短時間內無法解決重大問題,可以嘗試迂迴策略,從問題的背後或根源入手,尋求解決方案。回顧13世紀的中國歷史,蒙古人以迂迴戰略馳騁歐亞草原,展現了智慧與戰略的力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同樣可以借鑑這種思維方式,用迂迴戰略應對各種挑戰。
請銘記,有些問題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解決,但我們的信念與追求不應因此動搖。理想主義永存,同時讓現實主義的光芒照亮我們的人生道路。
當然也總有少數人能夠在這場遊戲中持續獲利,他們就像站在高處觀察江水的人,不管是上游的大壩開閘放水,亦或下游築起了圍堰,他們看到了更大的圖景,理解了市場的基本驅動力和結構,更從容地判斷水流的方向和趨勢,可以不被短期的價格波動所困擾,而是專注於長期的市場趨勢和價值。這就是他們能夠在交易中持續獲利的原因。
而這種視角和思維能力,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訓練和積累的。像我一樣愛折騰的個人投資者估計是不多的,大多數人只是對A股市場充滿了執念。
但我認爲,一個投資者的視野不必侷限於A股或偏股型基金的盈虧波動。這些投資工具本身受經濟環境影響,行情自然具有周期性,既會經歷牛市的熱烈,也難免熊市的沉寂。然而,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方式,嘗試其他投資工具,或許會發現,無論是在市場波動還是橫盤整理中,都有可能尋找並獲取收益。
我自己的認知是,鑑於資金和能力限制,個人投資者必須審慎選擇風險適中、投資門檻匹配自身的標的,並在充分學習的理論指導下運用適合的策略。這是實現資產穩定增值的基礎。
而這也是我現階段將自己的目標轉向期權賣方策略的一個主要原因。
賣方策略更看重風險控制,追求長期穩定收益,對短期行情波動的依賴較小,是真正時間朋友的策略,符合追求長期穩定收益的理念。這與傳統期權定價理論並不矛盾,我會在後續詳細展開說明。
踏入期權的河
衍生品市場是人類商業活動過程中的自然產物,已有近4000年曆史,涵蓋期貨、期權、遠期合約和資產組合等。在很長時間裡,它都是一個小衆市場,但20世紀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使其得到快速發展,並使風險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期權是衍生品市場的成熟品種,其發展歷程漫長而曲折。社會經濟和法律觀念的變化催生了各種期權品種,並使其制度不斷完善。根據運作方式的不同,期權歷史可分爲古代、近代和現代期權。
現代期權的發展始於19世紀初,英國倫敦成爲全球金融中心,衍生品市場監管依賴參與者自律。美國金融期權始於股票現貨期權,1973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成立,標誌有組織期權交易時代開始。
期權是一種非常抽象的金融衍生產品,具有較強專業性的金融產品,無論是定價或是交易。期權是投資者約定在未來時點買入或賣出某項資產的權利。而生活中常見的保險、電影票,月餅券等往往爲人們所熟識,其形式上類似於期權,雖然本質上還有很多不同,但可以作爲對期權的入門理解。
假設一位顧客想要購買一款現價爲20萬元(現價)的汽車(標的物),但擔心未來價格上漲。爲了規避這一風險,顧客與汽車經銷商達成了一項合約。顧客支付給經銷商1萬元作爲押金(期權權利金),獲得了在30天后(到期時間)以22萬元(行權價:履約價格)購買這款汽車的權利,同時也有權選擇不購買。
這樣的合約就是一份看漲期權(也稱爲認購期權)。如果顧客只能在第30天行使購買汽車的權利,該期權則被稱爲歐式看漲期權。若顧客在簽署合約後的30天內任何時間都可以行使購買汽車的權利,那麼該期權被稱爲美式看漲期權。
在全球所有的市場中,目前美國期權市場機制成熟,流動性充足。
中國股票期權市場的發展歷程中,2000年啓動了金融衍生品的研究,2008年確定了股票期權爲發展重點,2015年2月9日上證50ETF期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爲國內首個標準化期權合約,具有里程碑意義。2017年3月31日豆粕期權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爲首個商品期權。
國內金融和大宗商品期權市場迅速擴大,成交量快速增長,預示巨大機遇。近兩年,國內私募基金佈局期權賣方策略,取得穩定收益,尤其是上海和杭州的一些私募機構中,已經出現了一些表現出色的先行者。
在中國,推出股票期權旨在加強風險控制和監管,豐富投資者的風險管理工具,並推動證券行業的創新和應對國際競爭。
截止2023年12月國內上市期貨期權品種 139 個,其中商品類 119 個(商品期貨 80 個、商品期權 39 個),金融類 20個(金融期貨 8 個、金融期權 12 個),從2019年開始監管層明顯加快了上市新增期貨和期權品種數量。
期權展現了非線性的收益特點,其價值與多種因素相互交織:標的資產的價格、行權價格、到期時間、波動率和無風險利率等。這導致了期權價值在面臨小幅的標的資產價格變動時,可能會發生大的波動,爲投資者帶來了高潛在收益,但同時也伴隨着更高的風險。
比如,所謂的「槓桿效應」。
在某些情境下,特別是當標的資產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時,期權的價值可能會呈現出指數級的增長或下降,這被形象地描述爲「爆發」。2023年12月7日也是碳酸鋰2401期權合約的最後交易日,行權價96000的看漲期權的權利金較最低點10元上漲至收盤的4170元,漲幅高達400多倍。
所以權利金的漲跌是期權交易的盈虧所在。
但投資者必須認識到,這種高收益潛力同時也意味着更高的損失風險。在不利的市場條件下,期權價值可能會迅速歸零,導致投資者損失全部投資。
因此,對於考慮投資期權的投資者來說,深入瞭解期權的非線性收益特點和高槓杆效應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充分理解並評估相關風險,投資者才能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做出明智的決策。
從理論到實踐
金融的本質是對未來時間的定價,但參與者會根據未來的預測重新塑造未來。
龐大的金融理論體系,以及複雜多樣的分析方法,都服務於更準確地預測時空變化。正如羅素所言,世界之所以美妙複雜,源自其繁複多樣性。
人生或許有一種奇特的體驗——以未來的視角回望當下。就好似坐上一輛單程的時光車,穿梭至過往,用已經發生的事實來審視眼前的景象。多年前,“向死而生”這句流行語也體現了類似的意境——用生命終點的角度,重新審視生命起點的意義。這種“先見後境”的思維方式,令人獲得新的視角,洞察一些原本難以察覺的本質。把握住飛逝的光陰,活在當下,也許正需要未來自我的一點提示。
金融市場這個叢林,也存在着錯綜複雜的食物鏈。不同生態位壘的交易者,或居於捕食者地位,運用智慧和工具預測時機;或淪爲被捕捉的對象,失去主動權任人宰割。所有的一切,都根源於對時間和空間的判斷。
在期權市場的實戰交易中,方向、時間和波動率是影響期權價格的三大主要因素。每個因素對應的交易策略選擇多種多樣,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緊密相關。就像我們學習物體在三個方向的作用力下的運動軌跡一樣,這三個因素在期權市場中的相互作用也導致了期權價格的非線性漲跌。
期權有三種價值狀態:實值、平值和虛值。實值期權具有內在價值並可行使,平值期權則是市場現價與行權價格相等,虛值期權則沒有內在價值。
期權交易中,權利金的價格是核心,它由兩部分組成: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與股票只具備內在價值不同,期權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時間價值。
爲何期權具有時間價值?因爲期權代表着一種權利,在到期之前持有者仍有獲利機會。這種潛在的時間性盈利機會就是期權的時間價值,類似於籃球比賽或考試,在結束之前都存在可能性。
期權的內在價值基於買方立即行使權利是否能帶來收益。如果存在收益空間,即市場價格與執行價格之間存在差異,那麼期權就具有內在價值;否則,內在價值爲零。
而期權的時間價值,就是期權價格減去其內在價值。它反映了期權持有者在期權到期前可能獲得的潛在利潤。期權的時間價值就像「陽光下的冰」一樣,隨着時間的流失而衰減,且衰減速度逐漸加快。多種因素影響時間價值,包括標的價格、剩餘到期時間、市場波動率。時間流逝,時間價值也隨之減少,直到期權到期時幾乎爲零。
期權理論中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波動率,它反映了標的資產價格變動的幅度和頻率,直接影響着期權的定價和風險管理。
然而,在實際的期權交易中,我個人發現時間因素在我的策略中佔據着更爲重要的地位。
儘管標的物的波動率可能會在某一時刻出現劇烈拉昇,但在期權到期時,虛值期權的波動率往往會迅速回落。這可以歸因於期權的時間價值衰減和行權價與標的物價格之間的關係。虛值期權在到期時失去其時間價值,只剩下內在價值,而內在價值與標的物價格與行權價之間的差距有關。
因此,無論前期波動率如何變化,虛值期權的波動率和權利金在到期日時往往會趨向於零。
然而,我也要提到一個特殊的案例,即在2023年12月7日國內碳酸鋰末日期權虛值的情況下,行權價和波動率並沒有歸零。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市場特殊因素、供需關係或其他複雜因素導致的異常現象。這樣的情況並不常見,但也提醒我們期權市場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這也提醒我,陷入理論脫離實際環境的策略是無實戰意義的。
在學習期權基礎知識的初期,很多人會被期權買方的理念所吸引,因爲它與A股市場的買入待漲邏輯相吻合,給人一種直觀易懂的感覺。在期權理論書籍或課程中,傳統觀念認爲期權買方策略可以以小博大,損失有限且收益可能無限,而期權賣方策略則收益有限但損失無限。
這些表述僅是一般性情況。真實環境下,海外大型機構主要採用長期賣方策略,輔以買方或對衝策略。我自己也在深入學習和實踐期權交易,或者經歷了足夠的「學費」磨礪後,意識到應該先掌握的是賣方交易及其相關理論,其後纔是買方理論的學習和實踐。
因此,在期權實戰策略中,我更加註重時間因素的影響。時間價值的衰減是期權交易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它直接影響着期權的盈利和風險管理。對我而言,選擇合適的到期時間、考慮時間衰減的速度以及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是更爲重要的考慮因素。
對於賣方策略來說,時間價值尤爲關鍵。賣方希望時間流逝來降低期權的時間價值,從而增加盈利機會,即通過高價賣出低價買回獲利。但也要注意,選擇深度虛值期權可能會因爲需要標的資產價格大幅波動而導致權利金的損失。通過嚴格測試確定合理的賣出行權價位,保留足夠的時間價值,謹慎進行保證金交易,這是實踐的關鍵。
總結起來,儘管波動率在期權理論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實際交易中時間因素在我的策略中佔據核心地位。這是基於個人經驗和市場觀察的結論,也體現了期權市場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傳統的期權定價理論是基於價格的正態分佈進行計算的,但在實際金融市場中,價格分佈往往呈現出偏態,這導致了某些期權合約的價值被高估或低估。而賣方策略具有諸多天然優勢,使得個人投資者能夠站在更有利的一方進行交易。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時間成爲賣方策略的得力助手。即使期權賣方在標的方向上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只要選擇了合適的到期時間,仍然可能實現盈利。此外,當賣出期權後,如果標的資產的價格保持穩定,既不上漲也不下跌,賣方仍然可以獲得盈利。
這對於傳統的A股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因此,通過學習和實踐,可以逐漸領悟到在期權交易中,賣方策略的運用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可以增加盈利的機會,還可以在時間的幫助下降低交易風險。通過合理利用時間、選擇適當的到期時間並管理期權組合,賣方可以降低風險並實現穩定的收益。因此,在制定期權交易策略時,賣方必須對時間因素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考慮。總之,期權的時間價值源於其潛在盈利機會,使得期權市場獨具特色。
寫在最後:吾道一以貫之
對投資者來說,基礎的理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我們不能生而知之,更不能輕信所謂的「必勝秘笈」。金融市場就像一個殘酷的戰場,只是看不見硝煙。個人投資者就像一片羽毛,在巨大的資金和信息旋渦中顯得無力和渺小。
傳統的實體經濟和房地產的紅利期,對於許多個人投資者來說,或許已經變得遙不可及。但金融投資的紅利期正在悄然來臨,這是一個全新的、更爲廣闊的舞臺。
金融投資不僅爲個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策略,更重要的是,它降低了投資的門檻,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參與到這場資本的盛宴中來。無論是股票、基金、債券、期貨、期權還是其他金融衍生品,都爲投資者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這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個人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和明智地做出選擇,但同時,我們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去創造和積累財富。
所以,金融投資的紅利期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不僅是一個新的投資方向,更是一個實現財富增長和階層跨越的重要契機。
名將不世出,投資之道亦如此。我們普通人無需構建複雜的理論模型或大數據量化系統,只需找到適合自己、簡單易行且可重複的投資策略。最重要的是,不要與時間爲敵,而要成爲時間的朋友。
我不拘泥學院派的理論和模型,更信奉從實踐中歸納總結,再用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在投資的時代浪潮中,我算是舊時代的見證人。有幸立足在連接點上,我希望爲新生代的投資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啓發。
重劍無風,大道無名。
窮其道者,歸處亦同。
重劍雖舞卻無風聲,投資之道亦需沉穩內斂。真正洞悉市場規律者,無論路徑如何,終將領悟相同真諦。願與所有在投資領域探索的夥伴們,共同以這十六字爲鑑,不斷追求深度理解與實踐。
最後分享我4句話:
在價格運動的二維平面上,
探索價值規律的時空坍縮;
永恆和變化猶如太極兩儀,
人的思想始終在第四維度。
願我的分享能點燃你心中的火焰。
投資方法和期權理論紛繁複雜,以上全文內容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也不代表遠川投資評論立場,如有事實錯漏,作者歡迎來信(nzl-520@163.com)指教,也期待與更多的投資愛好者保持交流。
作者:鈕鍾靈
編輯:張婕妤
視覺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張婕妤